专栏名称: 李冰儿
个人公众号:lsz76076。 不慌不忙,自成风韵, 雕琢文字,素写人生。 一个出生在平原的女子,总丢不掉 写字的兴趣。 李冰儿微信号:li784824025
今天看啥  ›  专栏  ›  李冰儿

故事:那个多管闲事的人

李冰儿  · 简书  ·  · 2018-08-05 07:03

邻居二婶又来了,小兰的婆婆正在院子里收拾那点菜地,二婶热情的上前帮忙,眼睛向屋里斜了一眼,说:“大嫂,你家的二儿媳妇还没回来吗?”

小兰婆婆叹了口气说:“没有,但是老二一直打电话来。”

二婶撇撇嘴道:“光打电话有啥用?老爹身体不舒服,就该立马回来。”

小兰婆婆不语。

二婶又说:“再不回来就去乡里告他们。”

公公从屋子出来,听到这句话,没有吭声。

公公对小兰有意见,还是那次老三结婚盖房子时,公公让二儿子拿五万块钱出来,小兰不答应,说:“我们买房子谁给拿一分钱了?我只拿三万,五万没有。”

说真的,小兰结婚时都没花婆家一分钱,跟老二也是省吃俭用的过日子,慢慢的,总算好过些了,娘家帮趁着交了首付,贷款买了房,如今,女儿上学也不少花钱,还要还贷款,这三万块钱,是他们两口子从牙缝里省出来的。

小兰心里有一千个不愿意,但最后还是把这三万拿出来了,她不愿意自己男人在他们家抬不起头。

可是,公公不信哪,他老人家总认为,老二两口子都在县城上班,肯定存了不少钱,他在农村有地,吃的喝的不用买,他不怎么花钱,所以他就认为老二家也不怎么花钱。

因为少拿了两万块钱的事儿,公公心里就不舒服,见人就说老二不孝顺,也不跟亲兄弟亲,从此对小兰也就有了很大的成见。

小兰是个喜欢嘴巴上不服输,但宁可吃亏也不让人背后指点的主。

自从过年回家,听到邻居二婶含沙射影的在说自己家最终没拿五万出来,公公很生气时。小兰一急,向娘家姐姐借了两万,摔给了公公。

婆婆跟公公捧着两万块钱,开心的不行,立即跑到三儿子家里去送钱。

公公的大儿子在另一个城市安家了,他一年一年没有回来过,但是每回来一趟,都会一把拿给公公一千块钱。公公原本是埋怨的,一见到钱,那点怨气就散完了。

而老二两口子,隔不多久,就会回家一次。每回都是大袋小袋的,各种吃的穿的,甚至捎着中午的饭菜。

就是不怎么给公公婆婆钱,后来,小兰看出来了公公的心思,喜欢钱,再回家时,不买东西了,只买当天的饭菜,临走给公公一百二百的。

那一天,公公给老三家掰玉米时出汗了,脱了件衣服,然后就感冒了,有点发烧。

村里医生说打打针就好了,尽量在家休息。

邻居二婶一天几趟的往公公家跑,很关心很热情,每次都议论一番家里的几个儿子。

说什么老大钱给的少了点吧,但甭管三年两年给一千也还是给了。老三两口子虽然不给钱花,但跟你们挨着了。就老二家俩人不行,老人病了都不回来看看。

公公被邻居二嫂这样一激,真就上乡里去告状了。

老二接到电话的时候,小兰刚从手术室被护士推出来。

电话是乡上打来的,他们在调解,让老二赶紧回家一趟,带老人去治病。

小兰的父母看出了老二的纠结,就催着他快回家。

老二咬咬牙离开了医院。

小兰的腹部长了个瘤子,必须得切掉,否则危及生命。

他们两口子商量着不给家里人说了,老家离县城还有七八十里地,要是告诉了他们,那到医院的车票都是个问题,谁出都肉疼。小兰愿意给他们出车费,可想到折腾公婆及其他的亲戚们,挺不好意思的,就没跟家里说。

谁知,当老二回家给父母讲了情况后,公公急了,说:“你们两口子这是看不起我们,不跟家里的亲戚来往了。”

老二看到父亲说话声音洪亮,哪像有病的人啊,心里担心媳妇,扭头走了。

小兰回家之时,邻居二婶状似无意,把公公的话说了出来,小兰那个性子,一下子就炸了。

她想到结婚这么多年,家里谁生病住院,婚丧嫁娶都没落下过份子钱,也没有不去探病过,她的一腔好心,咋就成了不愿意来往了呢。

她先去村里请了家族中年龄最大的老人,又请来了大队的干部,还请来了老二的几个舅舅们。

这些个有身份的人,一个一个的到了家里,公公婆婆傻眼了,莫名其妙的一副懵圈的样子。

小兰挨个给这些人倒上茶水,开始诉说,结婚以来的点点滴滴。

说到伤心处,小兰泪流满面,她说:“我结婚时就想着公婆家里条件不好,啥都没要,这是我第一大孝。我结婚后就开始给公婆买吃买穿,这是我第二大孝。我们买房子从没跟家里提过钱,尽管知道家里没钱,做为父母,为儿子买房子是父母的义务,但我没计较,这是我第三大孝。

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公公提出给三儿子拿五万块钱,我同意只拿三万,却被邻居们指指点点,我争气,宁可吃亏也不让人说,我借了两万凑齐五万,说实话,给哪个孩子操持房子,都是做父母的义务,他不能把自己该做的强加到其他孩子身上,但我认了,还是觉得老人困难,帮就帮吧,偏心就偏心吧,我只求问心无愧,这是我第四大孝。

上次公公住院,我们请假去照顾,老二端屎端尿,出钱出力,我无怨言,这是我第五大孝。

我家孩子从小自己学会做饭,自己一个人睡,一个人去上学,我们知道老人的心在家里的几亩地上,就没有要求他们给带孩子,这是我第六大孝。

我们哪里不孝了?”

小兰像从前受了冤屈的人,一条一条往外倒着。

此时,她公婆的头越来越低。

小兰用衣袖擦擦眼泪接着说:“公公感冒时正是我做手术之时,我们考虑公婆年纪大了,不让他们来回跑了,就没告诉他们跟亲戚们,却落了个不懂道理,看不起家里人。”

小兰不是忍气吞声的人,只是对平时的一点小事不在意罢了。没想到,公婆分不清远近,分不清好坏,情愿听外人摆布,把老二告了。

小兰再大的肚子也忍不下去了,当小兰掏出了窝在心里太久的话,身上一下轻松了。

说完了,站起身,又习惯的窜进厨房摆弄一家人的饭菜。

而此刻,邻居二婶家里正热闹的很,她的三个儿子因为养老问题,差点动起手来。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