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热望读书

如何快速“榨干”一本书?你可能需要这个技能

热望读书  · 简书  ·  · 2021-03-05 17:25

高速阅读时代,有些书可以浅尝辄止,但有些书必须反复咀嚼,才能真正掌握。这时候,我们需要掌握一种技能——分析阅读法。

只有学会“分析阅读”,才算真正拥有一本书,才能将书中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那么,如何使用“分析阅读法”?

“分析阅读法”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了解一本书

1.先用检视阅读法,判断一本书的类型:快速浏览书名、目录、序言和摘要等。

2.简单概括整本书的内容:可以用一个句子或者一段文字来进行简要概况。

3.列出全书的重要部分:按照一定的顺序和关系,找出书本的骨架。可以利用幕布、Xmind、百度脑图等软件,画出思维导图。

4.找出作者的意图,或是要解决的问题:根据二八法则,一本书只有20%的内容是精华,其余都是为了证明观点的论据。

第二阶段:理解一本书

1.与作者达成共识:找到书中的关键词,并理解词义。(建议用记号笔圈出来)

2.找出作者想表达的主旨:找到关键句,比如书中加粗、画下划线的内容,自以及能代表作者观点的句子。

3.找出论述,真正理解作者的主张:在书上做记号,用自己的话进行简洁概括。

4.思考作者解决了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哪些问题。

这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阅读过程中,我们不仅是读者读者,更要把自己当成记者,学会不断提问、追问,并适当做笔记。

我们要一边阅读作者的观点,一边思考自己心中的疑惑。不要全盘接受作者的话,或者总是去附和作者所写的内容,因为“人无完人”,即使是作家,也未必不会出错。

那么,如何能做到客观评价一本书呢?这就进入了下一个阶段。

第三阶段:如何评价一本书

在说出“我同意”或“我不同意”之前,一定要做到“了解”。真正客观的评价,永远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

不认同一本书的四个评判标准:

1.知识不足,或缺乏专业知识

2.知识错误,不符合客观事实

3.不合逻辑,缺乏连贯性或前后矛盾

4.分析不完整,缺乏论据或没真正解决问题。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已经跃跃欲试了?

那就快去开启一本书,验证一下自己,是否掌握“分析阅读法”的精髓了吧!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