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柳余恨
柳余恨,广告人,一个严肃的逗逼,典型双子座,爱好科技、历史、读书、写作,喜欢挖掘一些奇怪的问题。微信公众号:贰叁叁叁
今天看啥  ›  专栏  ›  柳余恨

如何自信地走进奢侈品店?

柳余恨  · 简书  ·  · 2018-01-26 19:05

你不需要用纯正而高贵的英式口音念出品牌名不需要熟记每款产品的型号,不需要熟记各大品牌的前世今生,更不需要拿人民币填充你干瘪的钱包。

在这里,一切中产阶级的做派都是纸老虎。

你,只需要做一件事,便可拥有睥睨全球顶尖奢侈品店的自信。

那就是熟读中国历史,用宏大的历史观重新审视奢侈品。

当你走进奢侈品店,看见店员不苟言笑地站在门口,你就可以想到明朝高档丝绸店员工。

但凡有点能耐,或家里是个小地主,她肯定不会跑这么远上班。毕竟在交通落后的古代,每天起早贪黑,从城郊暴走到商业区,那可是相当累的。

平日里,她穿着棉麻布衣过着平民生活。工作时间,她穿着丝绸伺候达官贵人。日子久了,见到和她出身相仿的平民,竟会生出一种奇怪的优越感。每天,她来回轻抚店里的上等丝绸,感慨此物只应天上有。

世人都说江南丝绸好,但怎么个好法,没有多少人可以讲清楚。老板告诉她,如果有顾客问,你就说「皇上穿的就是江南丝绸,肯定差不了」。

其实顾客不知道,他们只是中了商人的圈套。皇上用的布匹,怎么可能出现在市面上,皇上穿的可都是织造局特供款。

不过没有关系,经过商人的包装,5两一匹收来的丝绸,可以轻松卖到50两。新晋贵族及新兴商人阶级深信这种宣传内容,非常乐意掏腰包。他们买下大批丝绸,制成华美衣物,却鲜少穿着。

你问他们「为何只买不穿」,他会笑着说「重要的不是穿着,而是拥有那一瞬间的感觉」。

有时,丝绸店会迎来一些搂着歌姬的土财主。女子常流连于各色上等丝绸间,犹豫不决。土财主则笑着安慰「买买买」。

歌姬选择这条路,大多是封建社会对于平民的压迫所致。但傍大款,就完全是被纸醉金迷的物质生活迷乱了双眼。她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

至于土财主,他只是土地兼并的直接受益者,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但经验告诉我们:土地越多,风险越大,总会有人来革你的命。后来,清兵入关,就革了明朝一大批土财主的命。

个别时候,丝绸店会迎来一些穿着次等丝绸的顾客。他不停抚摸着各色丝绸,却丝毫没有表现出购买意向,遇到帮工询问,也只是刻意闪避眼神。但当他主动看帮工的时候,眼神却突然又恢复了一丝优越感。他是骄傲的,也是自卑的。他了解市面上各种上等丝绸,却囊中羞涩。他鄙视那些买买买的暴发户,却又对他们拥有的东西垂涎三尺。

他是挣扎的准新兴资产阶级,徘徊在农民与商人之间。不过他的纠结很快便会结束,没过多久,资产阶级的萌芽,就被明朝闭关锁国的政策扼杀在摇篮中。

后来,清军入关,发现明朝各地驻军及乡绅地主,毫无抵抗能力。这不废话吗?整日沉溺于锦衣玉食的人,怎么可能有战斗力?所以,一系列大屠杀接踵而至。清军的屠杀目标非常明确:谁家地多、房子大、奢侈品丰富,就先革谁家的命。最惨的当然是老朱家,朱氏皇族几乎被杀得一干二净,二百多年攒下的宝贝被洗劫一空。

好了,了解了这段历史,你大可迈开步子,自信地走进奢侈品店。你已经很清楚:那些感人的价格,只是商人惯用的商业包装伎俩的最终产物;那些浮夸的装修,只是为了满足城市新贵紊乱的审美需求。奢侈品店完全是在贩卖资本主义病态的消费观。只有你,才是真正了解过去,把握未来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良心链接:古代人日常生活指南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