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风雨中的不屈的彩虹

怎么得到快乐

风雨中的不屈的彩虹  · 简书  ·  · 2019-08-07 18:27

《忏悔录》中说道:这里借佛教禅语喻义。弟子问达摩,人怎样才能变得快乐?达摩道出四重境界:一重境界,把自己当成别人,这是无我;二重境界,把别人当成自己,这是慈悲;三重境界,把别人当成别人,这是智慧;四重境界,把自己当成自己,这是自在,即自给自足,自由自在。思想家需要到达第四重境界,超越社会羁绊,实现精神升华。

一重境界,把自己当成别人,说白了,就是没有自己,无私心,这种人往往会有很大的成就,因为你处处为别人考虑,但是不会快乐,很难快乐,因为你处处为别人考虑,不见得别人处处为你考虑,力也尽了,到头来还没得到好,也就是无我的境界,但也有的人不是为了得到什么而去做,指为别人考虑,是为了精神的支柱,为了名声或者说为了大义,比如三国的诸葛亮,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但他快乐吗?不见得。

二重境界

把别人当自己看,一种指自己要什么,心里想着别人就会给我什么,但这不是慈悲的表现。

第二种指自己天天想着为百姓啊,为家国啊做点事,以为别人也会这么想,如果这样,那天下不就无贼了吗?他的意思不是那样,这是一种美好的向往。以天下苍生为念,这不是慈悲是什么?

所以说:这种观点是正确的,但这是自己的观点不能强加给别人,别人怎么做你知道吗?不知道。所以,这都是对自己而言的,也就说自己尽力做了自己该做的事,以苍生为念的情怀,对于这个世界,我已问心无愧,我以慈悲而对待大众,这样的人会自足其乐。

第三重境界,把别人当成别人,这是智慧。

把别人要做的事,心里想的东西当做另一个人心里想的东西或事,这是一种智慧。

意思是说:你把别人想的东西或事当成自己想的,这是不行的。你把自己想的当做别人想的,更不行。那就把别人想的当成另一个人想的,因为你不可能支配他们的意志和思维,而另一个人也不可能支配另一个人的思维,所以,你想的事和别人想的是不同的,正所谓:“事态万千,各有其性”。如此,你只能顺应自然的发展而不能破坏这种规律,将任何一件事不能按照自己的思维去预料和判断,要按照别人的角度去理解去思考。而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就是智慧的人。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