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冲浪小鱼儿
一个脑子有病的人。 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写作有温度的文章。 公众号:生活手术刀,再不开公众号,我写的文章都不是我的了! 微信号:chonglangxiaoyuer(就是冲浪小鱼儿的全拼啦!)
今天看啥  ›  专栏  ›  冲浪小鱼儿

《苔花》14 无事殷勤,非奸即盗

冲浪小鱼儿  · 简书  ·  · 2018-03-16 09:56

目录|《苔花》

上一章|苔花13初来乍到,谨言慎行


我和郑主任真正交心源于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发生在我刚来省城将近两个月的时候。

那是个周末,按常理讲,我回了东州,他回了老家临山。可周一来到办公室的时候,我却没有见到他,整个上午出奇地安静。这让我想起了丛林捕食者发起猎杀前的静谧,那静谧的气氛里弥漫着死亡的味道,显然,这不是什么好预兆。

郑主任是一个很仔细的人,平时只要不来单位,他都会提前跟我打个招呼,吩咐些紧要事务。可这次不一样,他对我一句话都没有讲,我想郑主任一定是遇到了难事,或者出了意外。

临近中午,我的猜想得到了证实。

郑主任确实受伤了,而且已经被送进医院了。我是从单位司机老元那里得到的信息。十一点钟的时候,老元火急火燎地来到我的办公室,慌慌张张地说:“小鱼,郑主任生病住院了,你赶紧给他收拾一下洗漱用品,和我去一趟。”

不知怎么,我心中竟然有一丝窃喜。郑主任受伤自然是我不愿意看到的,但我不愿意看到,并不代表我能阻止它发生。“人有旦夕祸福,天有不测风云”,人生在世,谁都会有磕磕绊绊,就算是圣人也避免不了。我之所以窃喜,是因为我看到了机会。郑主任这一伤,肯定需要人来服侍,而这个人肯定是我,这是我和郑主任交心的绝佳机会。

为什么这个人会是我呢?还是那句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嫂子是审计局的领导,整天闲不住,身体又不是很好,自然抽不出时间来;他闺女在外地读博,临近毕业,正忙着四处搞调研。即便是她有空,父母也不会把这种事情告诉她的,“报喜不报忧”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父母对待子女的一贯态度。

郑主任这一伤,我就没有了导师,工作自然也就搁置下来。这段时间,我正好可以照顾郑主任。和郑主任接触多了,就会有感情,有感情以后就会好办事。

中国本身就是个人情社会。领导也是人,人心都是肉长的,感情都是相互的,千百年来,这个道理颠扑不破。

收拾完东西之后,老元就让我赶紧走,可我还想打个电话,确认郑主任让带的每一样东西都不会被落下。多年的官场习惯,已经让我考虑问题总是往深和细的方向发展。

后来转念一想,这件事情要不得。一来我不知道郑主任伤得怎样,冒昧地打听会显得不够礼貌;二来万一被郑主任误会,以为我极不情愿地去看他,这就坏事了。

脑子飞速转了几圈,我决定先跟着老元去医院。去的路上,我试探性地问道:“元大哥,郑主任这是怎么回事儿啊,伤得很重么?”

“具体情况我也不知道。听说是他奶奶去世,他去扶灵,抱着骨灰盒的时候,不小心晃了一下。当时没怎么在意,到第二天就躺在床上起不来了。家里人一看情况不对,就赶紧叫了救护车。”

“是这个样子啊!”我不好再往下细问。作为男同志,话不能太多,这样才会显得稳重。

郑主任住在秦南省中心医院,这是省城最好的三甲医院,也是省厅高级干部的定点保健医院。医院离单位不过五分钟的车程,但找到停车位足足耗费了半个小时,医院里永远是那么堵。停好车后,我和老元就提着东西往楼上走。

老元小学文化,五十出头,虽然只是在单位开车,但伺候领导很有一套。凭着脑子活泛、手脚勤快,他前些年就当上了采购部的主任。由于伺候的都是老领导,老元经常在省中心医院里跑来颠去,所以对这里熟得很。

我跟着他,没一会儿就到了,郑主任就住在十楼的骨科病房,省中心医院最好的贵宾房里。我内心是个极其乐观而幽默的人,我想笑但又得憋住,我得尽量让自己表现得悲伤一些,这叫见机行事、逢场作戏。

敲开贵宾病房的门,郑主任从床上缓慢地扭了下头,对着我们笑了笑:“老元,小鱼,你们来了。”

见他精神很好,我就寻思着这病应该不算严重,也稍微笑了下,立即关心地说道:“郑主任,我们来看你了,怎么过了个周末就这个样子了?”

“唉……别提了!奶奶过世的这些天,我忙着跑前跑后,上下支应,累得够呛。我是家里的老大,理应由我扶灵。上周末,我抱着她老人家的骨灰盒去山上的陵园安葬。不知怎么脚下一滑,腰闪了一下,到底是快五十的人了,真是不中用了。”

“可别这么说,郑主任年轻着呢!您就是咱们单位的中流砥柱啊!您看我真够蠢的,领导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事儿,我竟然一点也不知道,一点忙都没帮上。”

“小鱼,不要自责了,单位上的人,我一个也没告诉。你家又是外地的,来回不方便,我怎么能麻烦你?”

“您这么说,可就见外了!以后需要什么帮忙的,尽管吩咐,您的事儿就是我自个的事儿!”我谄媚地说道,继而又关心起郑主任的病情来,“对了,医生怎么说,您感觉好些了么?”

“好些了,就是不让动弹,只能卧床休息,明天还得做个CT,全面检查一下。”

“那好,我明天来帮忙。”我赶紧应道。

“不用了,我已经安排了别人,现在办公室里就你自己一个爷们了,你就在办公室里盯着,有什么事儿我好处理。”

“主任,您身体都这样了,还记挂着工作呢,太敬业了!”

又过了一会儿,有人推门而进,是郑主任的爱人。她大包小包地拎着一堆东西,我赶忙奔过去接下来:“嫂子好,我是郑老师名下挂职的小鱼。”

“是小鱼啊!经常听老郑提起你,一直说你非常优秀。”嫂子笑着说。

“那是,刚来的时候,我就想给他介绍对象,哪知道这小子连孩子都有了!”郑主任心情似乎不错。

“是么?真是看不出来啊!”嫂子仔细打量着我。

“谢谢主任和嫂子夸奖。”我忙回应道,接着又说:“对了,嫂子!郑主任刚住院,东西都购置全了么?我下去帮忙买些东西吧!”

“不用了。”郑主任赶忙回绝。

“没事的,有困难,大家帮一把是应该的。再说郑主任作为我的导师,不但在生活上照顾我,更在工作上指导我,亦师亦友,于情于理,我都应该跑前跑后的。”

“还真是缺点东西,我刚才下去买东西的时候,实在提不了再多的东西了。小鱼,你去下面超市买两包卫生纸,毛巾也买几块吧!”嫂子跟我说道。

“尿壶也买一个吧,我看郑主任躺在床上不好翻身,小便就不要去厕所了,对腰不好。”我提醒道。

“不要买,我自己能去。”郑主任有些不好意思。

“还是买一个吧!现在不是逞强的时候。”嫂子有些埋怨。

“那我下楼了。”我冲他们说道。

老元师傅还有事,跟郑主任打个招呼,也和我一起下楼了。出了电梯,我们分道而走。老元回单位,而我去了超市,把东西置办完毕,我就急匆匆地往病房赶。

回到病房,我跟郑主任他们打招呼:“主任,嫂子,东西都买好了,给您放这里吧!”

“娟子,给人家小鱼钱。”主任招呼着爱人。

“不必了,没有多少钱的,平时主任这么照顾我,这点小钱就不要放在心上。”

推让了几番,我终究没有去接钱。主任见我固执,也就不再强求。

“小鱼,让你嫂子带着去下面吃点东西吧,马上到饭点了。”郑主任抬头看了看表,已经十二点多了。

“不用了,我回单位食堂吃。”

“去吧,一块吃点。”嫂子也来让我。

“不了,我还是回单位。对了,主任!您还有什么别的东西么,我从单位给你拿!”

“好像香皂和牙膏还没有拿过来,你明天送过来吧!”郑主任略微想了想。

“不用明天,我今天晚上就送过来。”我拍着胸脯,向郑主任打了包票。

“嫂子,你赶紧去吃饭吧,都忙活一上午了。”我冲嫂子致意。

“那我们一块下楼吧,我正好去给你导师打饭。”说着,嫂子拿起外套就往外走,主任冲我们摆摆手。

在过道里,我和嫂子闲聊了几句,临到门口的时候道了个别。

我走了十五分钟回到单位,此时食堂里已经没有多少人了,庆幸的是还有饭。吃过饭以后,我回去休息,暂且不提。

下午下班之后,我草草吃过晚饭,骑上自行车就去了医院。到病房的时候,郑主任的表弟和爱人都在,我把肥皂和牙膏放在那里,问候了几句,又坐了一会儿,郑主任就让我回来了。

第二天,办公室里就我一个人,我突然之间不知道该干些什么。关上办公室的门,我坐在郑主任的位子上,好好享受着当领导的惬意,临了会儿帖,看了会儿书,一上午就这样匆匆而过。

不时间,有人来问我郑主任去哪里了。我都推作不知,唯有大领导问起来的时候,我才说了实话。

就这样,第二天过去了。

第三天,我想在中午的时候过去看看郑主任,哪知一早他就打电话过来:“小鱼,我的第二层抽屉里有饭卡。你中午的时候拿着饭卡,到食堂给我打份饭来,医院里的饭菜太难吃了。”

“放心吧,主任!保证完成任务。”

中午的时候,我早早去了食堂,拿着饭卡划拉了两下,吩咐食堂大师傅把饭菜用塑料袋盛了,打包带走,并向他说明这些都是带给郑主任的。

临走,我还不忘叮嘱大师傅,一定要给自己留份饭。

按理讲,职工是不允许将饭带出食堂的。可是郑主任生病属于特殊情况,他又分管食堂,食堂大师傅是万万不敢得罪他的。毕竟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嘛!

起初几次,大师傅并不了解情况,就问我:“韩主任,这些天怎么不见郑主任他老人家面儿啊,去外地出差了么?”

“家里有点事儿,这几天不来单位。”我简单应付了下,大师傅也是个玲珑剔透的人,一看形势不对,便不好再往下问。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没几天,郑主任生病的消息就传播开了。去医院里看望他的人越来越多,从满满一地的鲜花果篮来看,郑主任确实是个能量极大的人。

大师傅似乎从职工的言谈话语中得到了这个消息。以后我再去刷卡的时候,他就提醒我不必再刷卡了,并让我转达郑主任,食堂工作忙,自己实在脱不开身,这些饭菜就当看望郑主任了。

我向他保证,一定把话捎到。从那之后,大师傅给我的菜越来越多,仅仅是吃菜就吃得肚滚腰圆。这倒不是我长得多么帅,而是因为郑主任忙不过来,顺手把用餐签单的事情推给了我。

也就是说,大师傅想要拿单据来报销的话,必须经过我的允可,所以他才会讨好我。

就这样,我连续送了好几周的饭菜。郑主任生病的前两个周末,我都没有回家,为的就是能够抽出时间来照顾郑主任。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我和郑主任之间的关系又上升了一个台阶。如果说之前我们仅仅是工作上互相欣赏的同事关系,那么从现在开始我们就是自己人了,是那种真正的“朋友”。

“向阳花木早逢春,近水楼台先得月”,靠上郑主任这棵大树,以后办起事情来,就会变得非常方便。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完全印证了这一点,郑主任的能量和人脉之大,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极限。


下一章:《苔花》15 东州来电,泛起波澜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