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啥推荐读物
专栏名称: 图特亚斯坦
[二克大米] 陛下,此地不宜久留,微臣先告退。 Tootjastein,简书用户|七年,____。 图特谈写作 · 总目录: http://www.jianshu.com/p/900a5062dc55
今天看啥  ›  专栏  ›  图特亚斯坦

新手课丨如何写出自己的风格?

图特亚斯坦  · 简书  ·  · 2017-10-18 18:56
ON WRITING

FOR NEWCOMERS !



▉  01

但凡喜欢写作的人,都会在意风格这种东西,希望自己能像那些伟大的作家一样,有属于自己的风格。形成自己的风格并不算是很难的事情,只要找对方向。

我以前也写过一篇讨论风格的文章,名叫《谈谈文学风格是如何形成的》。不过这篇文章写得比较玄虚,可能不大适合新手朋友阅读,只能作为一个参考。今天我另写一篇,打算把这事讲得简单一点,条理清晰点,希望能对读者有一点启发吧。

现在网上很多谈写作技巧的文章,都会讲到一个词,叫“辨识度”。当他们谈“辨识度”的时候,其实心里想的就是风格。但是有个问题,辨识度就等于风格吗?那倒未必。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两点:

① 风格的形成过程比较缓慢,绝对不能急于求成;

② 应该明确风格和作风的区别。

一般来说,你看几篇文章就能够动手写出的那些“味道”都不叫什么风格。风格是长期养成的,绝无例外。你看了几篇鸡汤就学会的那些励志煽情,看了几篇咪蒙就学会的机智搞笑,看了几首三行诗就学会的简单扼要,那都不是风格,而是作风

所谓作风,就是一种不能自制,无法“生长”的写作模式。它不完全来自于模仿,也可能是“一时兴起”。比如突然有一段时间倒了大霉,经历了一系列人生悲剧,于是来了情绪,一挥而就几千字苦情文,放在网上,看哭了10万+读者。但这事儿跟风格无关。

有些写作者以为类似的文章长期写就算是自己的风格,这是着了“辨识度”的魔道。虽然风格确实表现为一种较明确的辨识度,读者一看就知道是你写的。但却不是每一种“辨识度”都叫作风格,比如你经常爱用某个词,经常写错某个字,经常爱说某句话,经常卖弄某段经历,这些都很有辨识度,但显然也不是风格。

▉  02

那么到底什么是风格呢?我们先从它的一些特征说起,这也是本篇文章讨论的重点。

首先,风格是有底蕴的。

风格的底蕴由作者的两种“个性”构成,第一种是观念个性,第二种是创作个性

作者认为什么是好,什么是坏,这是作者的价值观念。作者如何看待世界,是悲观还是乐观,如何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看待自己等等,这些都属于作者的观念个性。写作者在这些方面的立场显然对自己的写作有明显的影响。可以说是根本的,但不是绝对的。

创作个性是写作者经过一定的阅读和写作练习形成的。因为经过了阅读,也就形成一定的审美取向;因为经历了写作,也就形成了一定的文学思维模式。观念个性人人都有,但创作个性则不然。资质稍逊者通过长期有意识地训练,可以获得比较明确的创作个性;天赋较高者,则更善于通过思考和总结来转化。

创作个性没有好坏之分,个体之间只在“明确性”上有所区别。有些作者对自己创作个性的特征不大明确,自己意识不到,所以有时写出来是这样,有时写出来是那样,作品“原创性”较低,容易被自己近段时间阅读过的书籍影响,创作总体处于模仿阶段。

创作个性的“明确”达到一定的程度,就形成了风格。这个过程并不容易,但又是自然而然的。大多数有自己风格的作者都有自己的一套“风格理论”,虽然不一定能表述得非常清楚,但总体是自觉的。他们清楚自己写作的风格特征,因为他们一直也在思考它,只是这种看法也许跟读者的想法不大一样。

▉  03

其次,风格是与写作文类共生的。

这里写作文类包括我们通常讲的体裁和文体。

体裁一般指文学体裁,即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

文体的意义比较泛,取其最基本的含义,涵盖了应用文、新闻写作、专业论文等等。也可以按记叙文、抒情文、说明文、议论文划分。

写作者的写作风格是在文类中生成的,文类是风格形成的一个关键环境。一名长期写小说的作者,跟一名散文作者,其语言特征上的区别往往是明显的。而诗歌写作是在语言习惯上与其他文类的作者最疏离的。

当然,一名作者不一定只有一种风格,毕竟很多作者都会涉足多种文类的写作,只是以其中的一两种为主打。文类本身对作者文学思维的养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因为每一种文类都有自己的典范。比如写小说,我们也许会看鲁迅、看卡夫卡或者看村上春树。写诗歌,我们会去看泰戈尔,看普希金,看顾城和海子。所以我们也许写一篇小说像卡夫卡,写一首诗则像顾城。而不会写一首像卡夫卡的诗,因为你可能没看过卡夫卡的诗。

不过就像我们在上一节里谈到的,作者写作会带入自己情感和领悟的经验,也就是完完全全来自于自身的那部分个性。所以同是看过泰戈尔、普希金、顾城和海子的两位诗人,写出来的东西也还是很不一样。这种差异,可能远远大于同一名作者写作的小说和诗歌之间差别。因为写作者如果不是矫揉造作的话,他所写的东西一定与他自己、所用的文体以及所写的内容相和谐,这是一篇成熟的作品的基本要求。

▉  04

最后才是辨识度。

毋庸置疑,成熟的风格一定是有辨识度的,这是风格外显的部分。就像地面上的一棵苹果树,结满硕大的果实,它有足够的颜值使一代代读者为之倾倒,也同时使作者自己拥有夸耀的资本。

但对于写作者和他们的后学者来说,地面以下的庞大根系和水土环境,是同样值得认真对待的部分。学习写作需要思考,思考可以使你免于误入歧途。针对风格形成的有效思考,实际上就是去“明确”一些东西,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思考自己。整理自己一些零散的想法,把它们联系起来。这么做不仅仅有益于写作,也有益于人生的其他方面。单就写作论,所谓风格,最基本的要素始终是个性,写作者的精神生活缺乏个性,写文章就更谈不上能有什么个性了。(精神生活的个性与日常生活的个性要区分开。有些人每天穿着严肃古板的中山装,但脑子里却藏着各种花样儿)

思考文体。如果你喜欢的体裁是小说,那么可以多阅读一些跟小说写作有关的理论,或者作家的“经验谈”。不要太关心那些作者是如何成名的,或者他们写了多少年才小有名气。多关注小说家对于小说的看法,散文家对于散文的看法,诗人对于诗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明确的“体裁观”。

思考作品。在形成风格的这一过程中,我们最需要经常地去分析自己的作品,而不是等“大神”来给你点评。明确自己创作的全过程,以及作品呈现出来的种种特征和问题,可以让你发挥专业优势,将你最擅长的东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写作资本,把优点彻底升华为优势。

我知道简书里很多读者喜欢看“谈写作”文章,很多作者也爱写这类文章。不过大家看文章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比如说,不是所有被收进《谈写作》专题的文章都是实实在在地在谈写作;以及,不是所有标题写着“谈写作”的文章都有在谈写作。

一些文章美其名曰谈写作,其实只不过是关于写作的鸡汤文;而许多所谓的写作干货,都是这里摘几句,那里抄几句,完全不成体系的混搭文。这些文章普遍的硬伤就是看起来很有共鸣很有说服力,实际上却缺乏逻辑。新手朋友们阅读之前最好先分析自己写作中的问题,明确自己关注的问题是哪些,然后只看与此相关的内容。千万不要被没有执照,又特别热衷给人打鸡血针的小姐带走。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