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红豆范

【好文上热门】文字的魅力

红豆范  · 简书  ·  · 2019-11-27 16:44

文 | 红豆范

读书

有个视频你肯定看过。

说的是个盲人,在广场边乞讨。

他在身边,用一块硬纸板写着:我是盲人,请帮助我。

路人零星的施舍,孤单蹦跳的硬币,清晰可数。

一个脚蹬高跟鞋,眼带墨镜的女士走过去,回转来、蹲下去。

拿出一支笔,提起盲人乞讨身边的广告硬纸板,刷刷刷,写下一行字,走了。

这时,乞讨的境况大变。

凡路过的行人,都将自己大把的零钱送给了这个盲人。

天快黑了,这个女士下班又路过这里,他站在盲人面前,看着那满满的收成,笑了。

盲人摸了摸面前这个女士的高跟鞋,问:你给我写了什么?

女士蹲下,回答:我只是改变了你的文字。

镜头缓缓定格,每个看视频的人的眼中出现一行字: 真是美好的一天,我却看不见。

你的文字,改变你的世界。

每天,我们都在写,就是在琢磨文字的技巧,琢磨用文字打动自己,感动别人。因为,我们相信,只要找到文字表达的密码,我们的境界、世界就会发生改变。这,就是写手们的执着。

每看到一篇触动人心的文章,我都会停下来,掩卷沉思,想想自己。会拿起笔,记下那句打动自己的话语,想想为什么会触动自己。

最近有空,我就喜欢去微信看一看看里面的精选视频,看看里面的创意广告和故事视频,我发现里面有很多金句值得收藏,看到那些金句,就喜欢体会里面文字的美妙,甚至有一种冲动想去用这些金句写一些文章。

是的,文字的魅力是极大的。

你可以用它抒发心中或激动或澎湃或痛楚或喜悦的情感和情绪。这种情感或者情绪对于没有经过练习的人,可能羞于人前表达。但你可以用文字表达出来,帮助你疏解郁闷,分享喜悦,也可以仅仅用来感动自己。

有想象力的人,文字入眼即化为图像,并且可以驾驭,自行加工,引起全身感官与神经的共鸣。

文字架起了不同躯壳里灵魂的沟通之路。

人,生而孤独;世界,荒诞无解。文字的涓涓细流,会给你前进的勇气。

文字的门槛是极低的。

但是,每个文字自带意义是不同的,同一文字用在不同语境也是不同的,最大的不同,就是因人而异。一个词语,可以这样理解,还可以那样理解。我们锤炼文字的技巧,就是能用适合的文字,把自己和别人想要表达的信息统一。

下面这个故事不知是杜撰的,还是确有事实。我认为它想表达的其中一个意思是:一个词语或者一个动作,说的人做的人是这个意思,听的人看的人却理解为另一个意思。

有一次,子贡外出,看到路边有一个乞丐。

他就掏了几文钱给那个乞丐。

给完钱,子贡转身就要走。却被乞丐拉住,不让他离开。

乞丐:你是不是喜欢我?

子贡:我可怜你

乞丐:别不承认,你就是喜欢我,不然为什么要给我钱?

子贡:我只是觉得你可怜,任何善良的人,都不可能对你的情况坐视不管,你不要误会,怜悯和喜欢不一样。

乞丐:哼,你这个负心人,不要狡辩了。这几文钱,就是我们相爱过的证据。

子贡:求你别这样,我怎么觉得突然有点恶心。

乞丐:我不管,你要对我负责。

子贡:你要我怎么负责?

乞丐:你给了我几文钱,说明你喜欢我,既然喜欢我,你就应该对我负责,你的一切都属于我,都要给我。否则我就跟全天下的人宣扬,你一个孔圣人的学生,居然轻薄和欺负我一个乞丐。

子贡:唉,我怎么会这么倒霉,怎么会碰到这种人。

越说乞丐越激动,子贡越听越恶心。

他甩开了乞丐,落荒而逃。乞丐就在后面一直紧追不舍。

子贡疯狂的逃跑,总算摆脱了乞丐,想想都心有余悸。

他的同学颜回见了非常诧异,就问子贡出了什么事。

子贡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颜回,同时不解地问,为什么他善意帮助别人,而别人非但不领情,还要伤害他呢?

颜回说,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理解是不同的。

子贡听了,陷入了深思。

文字的魅力在论语里边体现的特别充分。很多时候,我们都要准确理解,才能领会到其中真正的涵义。如不然,用错还罢,如果把错误的理解入心入脑了,那就尴尬了。

下面,我列举两句话,看你怎么理解的。这两句话,之前我是一只误读的。

第一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不怕你笑话,我是这样理解的,人是自私的,可以为自己不择手段,不然老天都要灭你。

现在还经常听到有人讲“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都成座右铭了。

然而,这完全歪曲了这个词。

难道人不损人利己就会天诛地灭?为了自己去坑人,害人都是对的?天道果真如此吗?怎么可能!?

想想孟子,肯定是个仁德的典范,不可能有这种和他的思想体系格格不入的东西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很简单,我们把音误读了,应该读二声。

为,修为,修正自己的行为。

做人之根本在于修行自己,在于下真功夫做人和为人。

人要是不好好修行自己的道德修养,就会遭到上天的惩罚,上天不会原谅一个品行不端正的人,更不会把机会让给一个修为不够的人,为人品行不够,即使得到机会也会失去,这才是这句话的真意。

第二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以前都认为,学习要经常复习,要经常去熟悉,这样才能享受学习阅读的乐趣。

这样理解,其实错了。

学而时习之。这个习,不应该是理解为复习。

习,应是照办的、模仿的意思。

学而时习之。意思是学了东西,就要模仿着去做,去实践。这样才能获得属于自己的东西。获得了高兴,没有获得,就检查自己哪做错了,知道如何改正,这也应高兴。

文字若珍珠,串起记忆,散发温馨。

理解文字,忠于文字,善用文字,我认为这就是我们喜欢写作的每个人应该达到的基本标准。

# 简书北京公会助力,好文上热门#

活动传送门 https://www.jianshu.com/p/7349c1ecbff6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