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啥推荐读物
专栏名称: 风的衣裳
生若夏花,死如秋叶。以水为骨,以风为裳。微信公众号 风的衣裳,欢迎大家关注,谢谢! 我已委托“维权骑士”(rightknights.com)为我的文章进行维权行动,如需转载前往 https://rightknights.com/material/author?id=22321 获取合法授权。
今天看啥  ›  专栏  ›  风的衣裳

醉美红颜 | 李冶 (上):大唐最风流浪漫的女冠诗人,一生阅男无数,因何却被皇帝秘密乱棒扑杀?

风的衣裳  · 简书  ·  · 2017-10-21 09:09

文 | 风的衣裳

唐朝四大女诗人,前边说了三位,今天再说李冶,她是四位中经历最最扑朔迷离的一位。

李冶,出生于浙江湖州。广为流传的轶事是她六岁时,在自家花园写下一首《咏蔷薇》:“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已看云鬓散,更念木枯荣。”其父大惊,因“架却”与“嫁却”谐音,他认为女儿虽天资聪颖,但这么小就有了这样的心思,日后恐怕会失行。

本来,李冶聪明异常,父母皆引以为傲,只因这首诗,令她的父亲非常忧心。她长到十一岁,便被父亲送到剡中玉真观出家,并为她改名为季兰,他盼望女儿如兰花一样雅致高洁。

本以为入道观可以让季兰修心养性,因为宁静致远啊,清修会有助于她品行端正吧。哪知,也许正是因为入了道观,才将季兰推上了风流女冠的头把交椅。

道教起源于老子的《道德经》,而唐朝的李氏皇帝,为了给自己找一个风光的祖先,便寻根朔源到了老子那里,因为老子姓李嘛!于是,道教便盛行开来。

道教备受推崇,女子入道观也渐渐成了时兴的事儿。当时,女道士主要来源于四类人:皇室中自愿修行的公主、出宫的宫女、大户人家遗弃的姬妾和不再当红的妓女。

前者如与李白、王维等名士交好的玉真公主、被唐明皇送入道观洗去儿媳身份的杨玉环,后者如鱼玄机和薛涛。唐代的道观并没有特别严明的清规戒律,反而比民间更要开放许多。

民间的女子即便在相对开放的唐代,也是有着诸多限制的。而入了道观就成了自由之身,很多女子喜欢无拘无束的生活而自愿成为道姑——因头戴冠带被称为女冠。女冠们往往以修道为名,过着自由自在的浪漫生活。

所以,从这一点上说,季兰入道观,确实是违背了李父的初衷。

从此,李冶,不,李季兰便开始了她波澜壮阔的风流一生。

玉真观的道长见季兰才思敏捷,便对她悉心栽培。于是,季兰在琴棋书画的熏陶下长到了十六岁。十六岁的季兰,美得不可方物。李季兰到底有多美?《唐才子传》记载,李季兰“美姿容,神情萧散,专心翰墨,善弹琴,尤工格律。”

李季兰以一介女冠而名列《唐才子传》,可见她的诗文影响力之巨大。就是这一句“神情萧散”,将李季兰身着道袍的仙风道骨和清风朗月般的洒脱之态刻画得超尘脱俗。

玉真观在山之巅,景色奇秀,仿佛伸手就能裁一片云朵做衣裳。季兰每天在山巅上俯视着世间的一片繁华。

如果说她六岁就被认为做出了思嫁的诗,那此刻正值妙龄的她,心底里那一片旖旎情思更是如三月的桃花般灼灼绽放。她期盼能遇到一位相貌俊朗、才情斐然的男子。

道观时常有人来访,其中不乏轻薄之人。他们见到这个姿容绝美的小小道姑,自是要勾搭一番。而李季兰并不惊慌,她两腮绯红,一副欲语还羞、欲拒还迎的样子,一双顾盼流转的含情美目却早已泄露了心事。

于是,心有灵犀的孟浪之徒们更加频繁地出入道观,名为修行,暗地里却怀着约见季兰的心思。在这样的挑逗之下,李季兰越发迫切地想要谈一场恋爱。只是,她毕竟是少女,出于保护,道长对她还算严厉。所以,她只是跟他们谈诗论道,顶多眉来眼去,却并没有太出格的事情发生。

渐渐地,她不再满足于在山巅俯瞰繁华,于是找了个机会偷偷下了山。泛舟溪上时,一个人闯入了她的情感世界。他叫朱放,是隐居此地的名士,两人一见钟情,上演了唐朝版的《过河》。

从此,他们便陷入了热恋,道观、密林、小溪边都成了约会的地点。

少女情怀总是诗,季兰本就天性浪漫,现在更是将少女的天真与娇憨展露无遗,两个人度过了浪漫唯美的一段初恋时光。

然而,好日子随着朱放赴江西为官戛然而止。是不是很眼熟,好像若干年后的薛涛和元稹?所以,古代的才女命运多舛啊。

朱放一走了之,却将难耐的寂寞留给了季兰。或许,在朱放心里这本就是赋闲期间的一场艳遇,艳遇过后,了然无痕。

而李季兰却放不下,日思夜想中写了一首诗寄给他:

望水试登山,山高湖又阔。相思无晓夕,相望经年月。

郁郁山木荣,绵绵野花发。别后无限情,相逢一时说。

可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朱放真的就黄鹤一去不复返了。初恋,就这样无疾而终。就在季兰忧思难忘之时,命运又给她送来一个爱人。

他叫阎伯钧,也是一位文人,玉树临风,潇洒不羁。毫无悬念,二人又陷入了热恋。阎伯钧的到来正好填补了李季兰感情的空虚,经历过失恋的她又将满腹柔情给了阎伯钧,而阎伯钧比之朱放更让季兰迷醉。

意乱情迷中,季兰便想长相厮守,她真的想嫁给他。可阎伯钧却总是找各种理由来拖延和敷衍。这时,一纸任令将阎伯钧派往外地为官。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为什么受伤的总是她?

又是一场离别。之前,朱放就是这样一去不复返。悲伤之下,她写了一首《送阎二十六赴剡县》:

流水阊门外,孤舟日复西。

离情遍芳草,无处不萋萋。

妾梦经吴苑,君行到剡溪。

归来重相访,莫学阮郎迷。

诗里表达了她不愿与心爱之人分离,盼着他快点回来的心情。与如此美艳的女子分别,阎伯钧想是也有不舍,但他心里更多的还是赴任的欣喜吧,这在他日后的表现就可以猜得出来。

妾与君的称谓,可知在季兰的心中,早已将阎伯钧当做了自己的夫君,只可惜,投之以桃,却并未报之以李。

阎伯钧成功地做了季兰生命中的第二个过客。此后虽有书信往来,但他信中隐晦地表明了不愿再继续交往的心迹,聪慧如季兰,又怎会读不出来?只是她不愿清醒,她一次次地告诉自己,他是爱她的,只是公务繁忙来不了。

季兰虽然多情,却对每段感情都真心以待。反倒是这些所谓的正人君子,在赋闲时的情感空巢期,就找一个美丽的女子来抚慰焦虑的心情;等那盼望中的任命书下来以后,就了无牵挂地赴任,不会再为曾经的柔情蜜意和海誓山盟而买单。

可怜季兰,两段感情都付与了流水,怎不叫她心痛!接连的打击,让这个多情的才女患上了相思病。病中,她写下了名噪一时的《相思怨》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

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

弹着相思曲,弦肠一时断。

高楼上,一位姿容绝美的女子独自抚琴,诉说着比海水还要深的思恋,这思恋渺无边际,相思痛彻骨,弦断有谁听?

流年似水,一任蹉跎。眼看韶华将逝,一个人的到来温暖了季兰冷寂的心。这人便是被后世称为“茶圣”的陆羽。相传,陆羽与季兰曾有一段渊源。陆羽是一名弃儿,被一陆姓僧人拾得,寄养在一位李姓朋友家里。

聪明的你已经猜出,那便是季兰的家。陆羽叫季兰姐姐,后来季兰入道观,李家渐渐家道中落,陆羽便回了寺院。

陆羽不愿做和尚,却喜欢研究茶道,经常游历名山大川。他特意到玉真观拜访季兰,见季兰生病,便开始无微不至地照顾她。

陆羽从心底里爱着季兰,却不敢说出来,因为他长得丑,又有口吃的毛病,非常自卑。他的真情实意,季兰心里明白,却并不愿意接受,她对他感激之情多于爱恋之意。

也许因为季兰只喜欢美男子,也许她只是当陆羽为弟弟吧。

陆羽有一个朋友,是诗僧皎然。皎然所在的梯山寺同玉真观在一座山上,只不过玉真观在山巅,而梯山寺在半山腰,这种建筑形式同唐代道教比佛教地位高有关系。

皎然和陆羽经常在一起切磋茶艺,有一段时间,皎然却总是见不到陆羽。于是,在又一次吃了闭门羹之后,皎然留下一首诗:

《寻陆羽不遇》

移家虽带郭,野经入桑麻。

迁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叩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那么,陆羽去哪了呢?后来,经过皎然的一番盘问,陆羽才说了他和季兰的事情。皎然虽是僧人,却也是翩翩美公子,便想知道是什么样的女子让陆羽这样神魂颠倒?

皎然的身世有些来头,他是东晋大诗人谢灵运的第十世孙,风流潇洒,却迷上出家。当季兰见到陆羽身边的皎然时,一下子被皎然的翩翩风采所吸引。于是悲剧了,陆羽!

本来季兰的心思就没在陆羽身上,现在又来了这样一位神清气朗的小和尚,季兰春心又荡漾开来。她用诗隐晦地向皎然示爱,而皎然虽年纪轻,却心如止水,面对才貌俱佳的季兰,他也用诗来拒绝:

《答李季兰》

天女来相试,将花欲染衣。

禅心竟不起,还捧旧花归。

一句不起禅心,将季兰的情意关在心门之外。这一份气定神闲,更深深地吸引了季兰的心。只是,尽管她美丽出尘,也会遇到一颗不起涟漪的心。得不到的才是最美的,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但并不属于她。

季兰是开朗大气的,很快便将这份思慕化为友情,于是,他们三个人便成为了玉真观一道别样的风景。三人常常一起吟诗作赋,煮雪烹茶,日子悠哉游哉,真是一段快乐的时光!

道观相对开放的生活,使得季兰越来越豪放。此时的她已经声名远播,慕名而来的人络绎不绝,她像一朵艳丽的交际花,游走于文人骚客和达官显贵之间。

她常常赴各地组织诗会,她的才思往往令那些文人们自愧不如,而她的豪放也更令他们叹为观止。也许是恃才傲物吧,她常常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不过,偶尔也有大尺度的。

她与诗人刘长卿来往颇多,刘长卿对她极为欣赏,赞誉她是"女中诗豪"。一次聚会上,众人戏谑地说起刘长卿的阴重之疾,李季兰开口一句,“山(疝)气日夕佳”,刘长卿随即会意,马上回复一句,“众(重)鸟欣有托”。

一问一答竟然全是借用陶渊明的诗句,戏说了这个尴尬的疾病。可是,不得不佩服他们才思敏捷,虽有些涉黄,却对得极为巧妙,令人挑不出任何破绽,于是,引来一阵哄堂大笑。

刘长卿既是官员又是诗人,身份地位不低,却甘心被一个女道士当众“调戏”,可见他们关系非比寻常!

女人怕老,尤其是美女。岁月如白驹过隙,李季兰也面临着美人迟暮的哀伤。而命运却偏偏喜欢开她的玩笑,当她进入不惑之年,唐明皇听闻这个女道士颜美且才佳,便拟旨召她入宫觐见。

唐明皇与杨贵妃比翼双飞,天下皆知,而杨贵妃也在道观待过,这怎能不让多情的季兰满心羡慕啊。谁知,在她韶华渐逝之时,居然唐明皇要召见她,怎不叫她心生欢喜,又暗自忧伤!

其实,她想多了,其实明皇只是爱惜她的才情,并无他意。那时的明皇与贵妃好得不分彼此,眼里哪能容下其他的女子!

而李季兰却不合时宜地遐想起来,她对镜梳妆,却怎么也化不出满意的妆容。她真的开始变老,尽管她不愿意承认,但是镜子不会欺骗她啊。

无论如何,能被皇上召见,还是欢喜的。于是,她准备去长安,万一,就被皇上相中了呢?想着,想着,她不禁期盼起来。

(未完待续)

请点击:李冶(下篇)

(关于李冶,很多史料记载不一致,其中不乏相互矛盾之处,很难考证孰真孰伪。反复对比并结合自己的思考,写出她大致的生平,如有不同见解,希望一起探讨,谢谢!文字较长,分两部分记述。)

本文为风的衣裳原创,拒绝不署原创作者名称的转载,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取授权。谢谢!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