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本色书生

流过门前的小二仓(17)

本色书生  · 简书  ·  · 2019-02-12 07:00

      风咆雨哮、潮摧水涌,港子形成后,每次大海的涨潮落潮,每条港子都承担起引潮导水的任务。涨潮时,汹涌而来的潮水先把一条条港子灌满,继而向两面潽溢,再后来连成一体,云蒸霞蔚地向上翻腾。

      苏北黃海滩涂上的沙质土地上,早年东西走向的河流,基本上都是潮水"开港"所致,大自然鬼斧神工,潮头雕凿,雨水淋刷,将它们刻划在平坦的沙地上,自然弯曲,河坡平缓。

    东西不长的小二仓,也有几个自然形成的拐弯,沿河散落的小村,大多以一些自然形成的平缓拐弯为界。

      这些小村形成的历史,现在己经无从考证。但是,一个自然小村,往往也就两三个姓氏为主,一村几十上百户人家,大多同姓,虽辈份不同,大家都自认同族。往上追溯,可能也就几户先祖,沿河傍湾而居,逐渐生存繁衍,形成了如今的社会群落。

      600多年前,明初"洪武赶散",我们的先辈从杭、嘉、湖、苏富庶的鱼米之乡迁徙而来时,这里是一片刚刚成陆的不毛之地。一望无际的平坦淤积沙滩上,只有一些陈年贝壳,惨然地散落,泛着白光,象在缅怀它们早已逝去的鲜活生命。一些临时落脚的海鸟,在沙滩上跳动,徒劳地寻觅食物。再就是,咸涩的海风,传来远处起落的涛声。

      这些祖先们,带着对家乡繁华市井、小桥流水的思念,带着对朝廷满腹的怨恨,带着长途迁徙、九死一生的卑微,在沿河稍高的潮墩上停下脚步,落地谋生。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