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乐活雅

共事伙伴不给力,你很生气?这里有三个思维信号!

乐活雅  · 简书  ·  · 2021-01-21 07:17

朋友最近有点心烦,因为一起搭档的同事最近不给力。

支持会务时,同事在6楼拿个水壶要半天,而朋友自己已经从4楼往返回到7楼,为了不干扰会议,朋友还在会议室门口等半天;

偶尔朋友家里有事请假,工作交接给同事,但其他同事总是给朋友打电话,因为他们说找不到她的搭档;

平日7:30需要到办公室,同事却总是要晚10-15分钟,因为她喜欢坐老公开的班车;

领导会议结束地晚,朋友交代同事帮忙看一下,结果她不打招呼就自己走了,走的时候就给朋友发个微信。朋友下班开车、到家看娃做作业,没留心到微信,结果就被领导批评……


平日各种小事堆积在一起,一起共事的时候,朋友确实很烦恼。


一开始,我建议可不可以通过谈话或者浮动绩效的方式来提醒对方,但朋友说,当时考核的时候了解不多,在她转正单上签字了,现在直接和她提注意点,同事完全不理会。


但接到紧急任务时,自己真的很容易上火。


遇上这样的事情,朋友能怎么做呢?


类似的事情,可能很多人都会碰到,大家都是成年人,也都是同事,发火、大声吼肯定行不通。不但没法解决问题,可能会将事情更加严俊化。


一旦同事关系恶化,以后的共事将会更加艰难。


之前我给朋友出过主意,比如说和自己的上级沟通,让上级给予一些反馈;


或者私下里对同事多一些了解,知道对方的性格或者知道对方对什么更为看重,只有了解了对方,才能够更友好的相处。


因为大家都是成年人,没有办法改变别人,那我们怎么样可以进行自我调整呢?


我觉得《为什么我的情绪总被他人左右》里提到的这三种思维值得关注:


001恐怖化:我这么做,别人会怎样说我?


002应该化: 我如果这么做,事情就不会变成现在这样。这件事情应该怎么样。


003 合理化: 我的原生家庭造成我的性格是这样,我改变不了,我只能这样,我做不到,我不行。


细细想朋友所描述的事情,我觉得朋友可能也陷入了恐惧化的思维。


她最担心的是被领导点名批评,但遇上一个习惯批评的领导,这样的事情总是没法避免的。有的领导能够包容错误,为别人考虑,有的领导却是生怕不说你,你就意识不到错误,于是一盯上你的错误,就会叨叨说不不停。


既然免不了被批评,那就接受这种状况好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平静接受领导的教诲。等领导心平气和了,那再和领导解释一下其中的原因。不用在乎自己在别人的眼中是怎么样的,关键是明白自己是个怎样的人,不被他人的价值观影响。


第二点是应该化的思维。


太多时候,我们觉得规则是这样的,这个世界也是一个刻板的样子,但大多数的时候,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想法。


我们无法将自己认定东西强加给其他人,大家对于同样的事情也会有完全不同的观点,也会采取不同的措施。


我们的很多压力,其实都源自于“应该化”的思维。自己认为工作就要一丝不苟,容不得一点错误,但对有些人来说,工作只是丰富生活的调节剂。也就是说,每个人对于工作的要求并不一样。对你来说压力很大的任务,对于其他人来说,只是轻而易举的小事。


放下“应该”的桎梏,看看别人的做法,听听别人的说法。


找合适的实际沟通一下,看看是否能找到折中的方法,找到自己和搭档共同认可的限度。


第三点,合理化思维。


这可能是我们滞留在舒适区的主要原因了。


找个理由来解释自己当下的状况,这是最省力的方式。


有个朋友,遇上任何自己不满意的事,就会破口大骂。别人想要劝阻,都会被她的怒气给吓到。时间长了,原先认识的人都不愿意和她交流。


对于新认识的人,她总是说“别怪我说话直”,然后就开始说别人的缺点。她也觉察到自己在人际关系上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总说自己改不了,然后把原因推到母亲的身上。


确实,小时候你可以怪父母没有将美丽遗传给你,但都30多岁了,外貌气质不都需要自己调节和收拾吗?


想要改变,第一步永远都是先看到自己的问题,并自己有意愿去改变。


如果主观不愿意,那即使别人的有再多的建议,外在环境有众多的影响因素,也于事无补。


其实,不光是个体的提升,还是人际关系的改良,最终的来源都是自我认知和内在动力。


当我们能觉察到这三个潜在的因素,就能够破除掉情绪带给我们的困境。


当我们能在情绪调节上做好功课,人生的其他方面都会越来越顺。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