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啥推荐读物
专栏名称: 心如止水哲学人生
让一阵温暖的风吹向全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今天看啥  ›  专栏  ›  心如止水哲学人生

可怜之人是否必有可恨之处

心如止水哲学人生  · 简书  ·  · 2020-02-18 09:17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通常意思是指:可怜的人背后必然有让人可恨的地方。

然而,这句话不能随意地解读和使用。因为,它就像一碗心灵鸡汤,用错料了就会变成毒鸡汤。

首先,我们看一下“可怜之人”、“可恨之处”的概念。

“可怜之人”,一般是指一个人的生活现状比较差,如经济上的不如意、情感上的不如意、生活上的不如意等。

“可恨之处”,一般是指一个人做了让人讨厌的言行举止,或其导致不如意现状所犯的错。而其中的原因往往是一个人的文化、道德、能力低下。

其次,我们看一下两者的关系。

“可怜之人”不如意的现状往往会导致他们的品行让人产生了“可恨”之情。原因是因为,“可怜之人”往往是一些文化修养、道德修养较低的人。

比如一些贫困的地区,人们的经济水平会比较差,得到的文化教育更是不足。当这些地区里的人们为了致富脱贫,出乡、出城来到远方的繁华城市谋生时,因为他们的言行举止的粗俗与鲁莽,往往就会让一些文化水平高的城市人产生厌恶之情。如此,在这些人眼里便是“可怜之人”的“可恨之处”。这也是导致地域歧视的原因之一。

比如一个贪官,被判了刑坐了牢,出狱后的他可能失去了谋生的能力,此后他的生活可能是贫困潦倒的。然而这样的“可怜之人”其背后的“可恨之处”是他过去所犯下的错。

然而不是所有人都是圣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可怜之人”也是如此。所以,当一些“可怜之人”引起我们注意时,他们身上的不足就可能暴露出来让人产生厌恶之情。

虽然如此,但是这样的关系并不是绝对。有时候一些不可怜的人会比可怜的人更可恶。比如,今年年初故宫事件中的红三代女主做出让全国人民愤怒、厌恶的事情;还有去年永城交通事故中的富二代女主醉驾玛莎拉蒂导致两人死亡,造成社会影响恶劣。

因此,准确地说可怜与可恨之间是没有必然的绝对关系。

最后,再我们看一下错误的解读。

如果认为所有文化水平和经济水平低下的人都是“可怜之人”,这便是误解。 如此解读者,往往是一些自认为文化水平高而藐视文化水平低的人。解读者认为他们是低人一等的,是可怜的。然而,这种解读是极为不可取。因为,人无贵贱之分。我们的出生是由父母决定的,而不是自己决定的。每个人都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只能选择自己的未来。拿父母给予自己的富贵去侮辱他人的贫穷,是无德之人的行为。

如果认为所有看似可怜之人就认定他们必有可恨之处,这也是一种误解。 同理,“可恨”也如“可怜”往往是人们自以为是的心态表现。人非圣贤,谁都有缺点,谁都会犯错。如果认为他人的缺点与犯错是让自己可恨的。那么产生可恨之情的人必定是心胸狭隘的、道德修养低下的人。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如此来解读“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一个人生活的不如意引起人的关注而被发现的不足,是我们应当去理解的,而非对其产生憎恨之情。

· END·


声明一: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声明二:本文为原创作品,版权所有。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