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阿拉斯加猫

9评大公司-我看奇虎360

阿拉斯加猫  · 简书  ·  · 2018-03-02 16:40

以今天奇虎的声量,本来是不值得出现在这篇文章之内的,而身为自媒体,写一个毫无热点的选题也是一个很不明确的选择,9评的大公司并不是按照实力落座,实际上他更像一部风云录,这里面有好人,有坏人,但是他们一起构成了中国互联网的过去,现在甚至未来的精彩。

几天前一篇文章《人民想念周鸿祎》刷屏,几天之后也周鸿祎也开始作了回应,的的确确,360这几年开始逐渐从大家的视野之中消失了,以前那个四处打架的360已经很少出现在人们的面前了。不像聚美优品,不像人人网,从股价暴涨到市值狂跌,像我这样的扯蛋互联网评论人喜欢把他们拿出来批判一翻,然后指指点点的告诉吃瓜群众们说,看,这就是一个多么差的榜样。360干干脆脆的直接退市走了,连一个让大家批判何谈论的身影都没有留下。

免费安全的异军突起

奇虎是一家建立在2005年的公司,那是个群雄并起的好时代,十年后我们把他叫做黄金年代。留学归来的一批人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产品和理念,还有国外的基金们用金钱和鲜血换来的靠谱的商业模型。而奇虎的商业模型是个验证期很长的逻辑链,今天大家说起三级火箭理论,可以把360和搜狗的商业模型讲的很详细,但是这个商业模型的执行,是个漫长又十分艰辛的过程。安全卫视,浏览器,再到搜索,第一层就需要一个五年,之后有了浏览器可以做网址导航,才相对有了收入,在浏览器成型之前是几乎没有现金流的。

老周一直想做搜索,而傅盛一直在做工具,但是最后成就360的却是安全,360曾经是一个创新者,至少在商业逻辑上是的,没有创新是达不到100亿美金的市值的。直到今天360的安全也一直做的很棒很棒,技术上的储备让其他几家巨头倍感压力。

最开始感到搅局的是瑞星和江民这些软件企业,那时候的360是个名副其实的屠龙少年,瑞星和江民的垂死挣扎没有什么用,而BAT又是一副隔岸观火的架势,但是没想到很快战火就将烧到BAT本身。

当360导航第一次在流量上超过hao123的时候百度并没有太多的压迫感,毕竟已经在竞价排名有了太多的收入,网址导航有了固然好,没有了也不用大动肝火。

三级火箭的初显威力

当重投入的安全卫士打通之后,浏览器也就做的顺水推舟了,然后到了一个可以丰收的时间点。巨头们看不上的浏览器,瞬间变成了流量的入口,当百度和腾讯幡然醒悟之后开始策马狂追,却是要面对360的恶性竞争能力,让手里有钱有粮的大公司们如鲠在喉。

业界喜欢把360称作一家公关主导的公司,奇虎的公关是一家特别能打仗的公司,别家的公关的终极目的是要保护自己的品牌,而360的公关打起来是将自家和别家的品牌一起打,每次打完只要打赢,不管自己身上挂了多少彩。屠龙少年自己变成了龙,业界对于360的口碑开始急剧下滑,但是老周和360并不在乎这些,既然已经成了龙就不要在乎凡人的看法。谁不服就卸载封杀谁,以安全的名义掌握了PC时代客户端的生杀大权。

中国互联网是个流量为王的社会,谁掌握了流量自然就是当之无愧的大哥和霸主。2013年是奇虎的鼎盛时期,三级火箭的体系建设终于完成,安全卫视在浏览器就在,浏览器在导航和流量就在,有了流量就有了钱,360成了拥有第二大客户端的公司,月活用户仅次于腾讯,搜索在一瞬间直接抢下了百度20%的份额。

2013年的搜狗并购大战是奇虎由盛而衰的一个转折点,某种意义上来说,搜狗的高估值应该感谢360,两者几乎是有着一模一样的商业模型,只是搜狗将安全卫视替换成了输入法而且。在这场搜狗的争夺战之中,360最终失败了,不是败给了腾讯,而是败给了王小川,一个几乎和周鸿祎同时看懂了三级火箭理论的人。王小川是个坚持搜狗独立的人,也是一个两次狙击周鸿祎成功的人,一次是找来了马云,一次是拉来了马化腾。两次交易,对于阿里和腾讯都算不上什么巨大收益,但是彻彻底底打断了周鸿祎在搜索上进一步扩张的可能性。

死磕搜索到错过移动端

360不是没有在移动端努力过,但是却从没有下定决心去努力过,搜索成就了360的巅峰却也毁掉了360向移动端转型的希望。我们细数错过移动端的公司之中,发现最容易错过的是像360这种有着不错收入的新型公司。BAT这种大公司财力人力充足,在每个方向砸了足够的钱和人之后总有一个方向能开花结果,头条,滴滴这类创业公司从一初始就是为移动互联网而生的,自然在移动互联网上全身心投入,资源有限的独角兽公司一旦选错了方向就覆水难收了。

对于360来说,已经拿下20%的搜索份额是一针兴奋剂,也是一杯毒酒,赶上甚至超过百度这个诱惑太大,导致谁也没有形似考虑到业务在移动端的转型问题而且在360手机助手已经占据第一的市场份额的情况之下,360感觉自己在移动端也是拿到一张船票的公司。流量为王的逻辑在移动互联网的初期被解释成控制分发渠道,以往的网址导航对应成应用商店,只要360在PC端的装机量稳固,用户在充电时总会将手机插到电脑上,连接到电脑上,总有机会把360手机助手感染到用户的手机上,这样就能继续控制应用分发,一切看起来没什么不一样,而且在移动互联网初期,360的app分发量是一直领先百度的,逼的百度一度花了19亿美元买下了91以此来增加自己的安全感。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国产手机的崛起,Android的完善,让360的移动门票实效了,快充技术使得大家谁也不在电脑上充电,Android的root权限的敏感,让没有谁再可以在用户手机上为所欲为,而手机厂商在全面收紧应用商店的战争中击败了百度系市场,顺道消灭了360.

2014年,360重启手机业务,但是时机已经很不好,与酷派合资手机公司也是一路坎坷,乐视的背后搅局,让360彻底失去了一个最后的转型移动端的机会。

2013做搜索,2014做手机,2015做直播,到了今天周鸿祎和360都已经慢慢的淡出人们的视野了,随着他曾经参与的免费杀毒,3Q大战,一起成为了历史。。今天360的业务来自企业的收入已经快接近一半,慢慢这家曾经与网民息息相关的公司逐渐消失在人们的映像之中。

老周有句话说的挺对,当今的互联网是挺无趣的一个地方,创新越来越少,企业也越来越论资排辈,人们想念的并不是周鸿祎,只是怀念一下十年前那个家家生而平等的互联网环境。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