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萌薇

《高倍速阅读法》:看完100多本关于阅读的书,总结出了89个关于阅读的技巧

萌薇  · 简书  ·  · 2018-01-07 08:09

来自湖南的卜秋静在TED的演讲台上给大家分享了一个遗憾而又美丽的故事。

小时候的卜秋静梦想做个黄梅戏演员,可是她的父母却希望她长大成为一个工程师。她想尽一切办法想去黄梅戏学校,甚至写信给戏校校长和一位电台节目主持人,但没有一个大人认同这个梦想,直到15岁那年,卜秋静意识到梦想是无法实现了,她担心在余下的生命里,自己的生命只能匹配二流的幸福。

于是,她开始寻找改变自己命运的途径,没有人教她,她就从书中学习。

《傅雷家书》满足了她对长辈教诲的期盼,《简爱》令她找到独立女性的榜样,《效率专家爸爸》教会了她高效率……因为读书,卜秋静站到了TED的演讲舞台上。

读书改变了她的命运,现在很流行斜杠青年,多重职业身份,成为全球新趋势,那是因为知识和创造力的时代已经到来。最好的投资就是自我投资,“得到”、“在行”的成功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

2017年,亚马逊中国发布了《 2017 全民阅读报告》。

从这张图里,我们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是,阅读的计划性与受访者的收入呈现出正相关,收入越高的人,对读书的计划性就越强,真正体现了什么叫做“书中自有黄金屋”。

如今很多知识型人才通过学习、行动、分享不仅实现了人生价值,还收获了财务自由。

而通往知识型人才的道路上,往往都是从阅读开始的,所以阅读力的提升将决定着你实现梦想的速度和程度。

最近读了一本书《高效能阅读》,作者原尻淳一,龙谷大学经济学部客座教授,著有《“职业未来地图”的画法》《整理的艺术3》等作品。

据说原尻淳一在阅读百余册关于读书术书籍之后,又融合了自己实证有效的内容和本质上能够产生共鸣的内容,才写出了《高效能阅读》,全书一共介绍了89种关于读书的技巧,分别从阅读的初级、中级、高级为大家一一讲述,不管你是读书小白还是读书发烧友,都能找到符合自己的阅读方式。

读书初级篇

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初级”呢?最典型的特点是:

对读书不感兴趣。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原尻淳一分别从读书体质、沉迷技巧、读书环境三部分一一阐述,其中从“2D学习”到“3D学习”这一技巧我觉得极其重要。

“2D学习”就是通过教科书这一媒体所进行的、以二维信息为主的学习,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学院式学习”,仅停留在知道这个层面,如何用,怎么用,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也是造成很多人觉得学习很无聊,提不起兴趣的根本原因。

而很多大学提倡实地考察,并积极推行与就业挂钩的实习制度,这就是“3D学习”的概念。两种学习方式缺一不可,结合起来才是最优模式。

具体就是:让学生通过生活实践、商务实践,尽早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然后在学校里进行研究,并阅读大量书籍,做彻底调查,之后产生新的问题,再带着新问题重返实践。

就拿我自己来说,在2017年年底,就制定好了一年的读书计划,具体到每个月读什么书,一月份我确定的阅读主题是“学会阅读”,因此,很早之前,我就把市面上一些跟阅读相关的书籍都准备好了,这一个月只读关于阅读的书,好好研究好好琢磨,每看一本还要写一篇书评。

做这些事情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自己一天一本书的阅读梦想。

我是带着坚定的目的在做这件事,一点也不觉得无聊,每多读一本,我就很欣喜,又多学了一种阅读方法,带着新的方法再去阅读下一本书。

读书中级篇

如果说初级阅读解决的是兴趣的问题,那么中级阅读解决的就是速度和效率的问题。

《高效能阅读》中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好,读书是“便宜得不可理喻的”投资,所以,我们要多读书啊。《实用性阅读指南》的作者大岩俊之一年阅读300本以上的书,豆瓣书评达人药山一年阅读400本书,《学习力》的作者Angie怀孕期间读了300本书,很多人可能说,我很忙,哪有时间看书啊?

请问你比俞敏洪还忙吗?他在2015年东南大学演讲中说,3个月他读了60本书,做了三万多字的读书笔记。真的应了那句话,比你忙,比你牛的人都还在不断学习。

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阅读更多的书籍呢?

原尻淳一详细为大家讲解了速读的方法,关于速读的基本技巧,具体步骤可以参照下面这张图,并且建议大家可以把它贴在自己书桌正前方,每次阅读前,都可以按照这个步骤来进行练习。

也就是运用泛读技巧检索关键词(扫读),通过目录假设正文内容,然后通过略读用便利贴做出标记,再运用精读技巧,仔细阅读标记附近的内容。

除此之外,我还想补充一下《沟通圣经:听说读写全方位沟通技巧》这本书中提到的语言标记,也是可以大大提高你的阅读效率。比如“首先”、“例如”、“因此”、“所以”这些关键词就是语言标记,当你阅读的时候遇到这些词语标志的时候,可以减速或者加速。

读书高级篇

使知识立体化

《高效能阅读》开始就提出了“3D学习”的概念,也就是学习的立体化,那么知识也是立体化的。问题来了,如何才能让自己的知识立体化呢?

郝明义在《越读者》中,把阅读分为四种饮食类型,分别是:

主食阅读:如香喷喷的米饭,为了生存需要,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而进行的阅读。

美食阅读:如偶尔的美食大餐,这种阅读来自精神上的诉求。

蔬果阅读:如工具书。

甜点阅读:消遣之类的阅读,如杂志、漫画等。

把读书看作饮食的话,就可以帮助我们构建知识的立体化。

为了确保身体健康,不能“营养失衡”,原尻淳一觉得读书可以按照谷歌公司提出的投资基准比来分配,这个比例是70:20:10模式,即70%投资在自己的专业领域;20%投资在专业周边的地方;10%投资在未知领域,用于新邂逅。

关于专业上的阅读属于垂直型阅读,要深挖下去,成为“部门的专才”,跟古典在《跃迁》中所说的“头部”是一回事,70%都要投资在这里,其余的30%就是水平型阅读,也就是涵盖了美食、蔬果、甜点之类的阅读。

一个健康的立体化的知识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实现自己的目标。特别赞同原尻淳一的老师对他说的那句话:“只要鼓起勇气锁定一个主题,就能形成思考的轴。有了这个轴,所有信息都会随之而来。”这也是为什么在垂直阅读上要投入70%的根本原因。

为教而学

检验一个人知识的掌握程度,就看他会不会教,所以读书之前,先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如果有人向你提出相关的问题,你能不能答出来,或者是你能不能把自己从书中学到的知识教给别人。

当你看书的时候怀着“输出”的目的,就会以不一样的视角来看待,如果你觉得这个还不够有吸引力的话,那么就直接以赚钱为目的,买一本书花掉了几十块钱,看书又花掉了那么多时间,不把这个钱赚回来实在是太可惜了。

行动派创始人琦琦在她的音频节目中分享过这么一个故事:

行动派有个课程叫作“photoreading”,所有学员在学习的时候都是要签订保密协议的,不能对外分享,有个叫小帅的学员是怎么做的呢?

他上完课后,为了把photoreading练好,每天晚上都要拿3—5本书来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就开了一个微信群,在里面分享自己每天看的书,每人年费600多,一个星期的时间就招到了300多人,一下子就把学费几十倍的赚回来了,为了做好分享,他坚持不断的进行练习,阅读的能力也越来越好。

就像《高效能阅读》中说的:“与其站在求学者的立场上,不如把自己放在教学者的角度,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理解。”

卜秋静在TED演讲的结尾说了这么一句话:

“书已经成为我与古人今人沟通的一个神奇门户,让我再也不会觉得孤单无助,与其他人的苦难相比,梦想破灭算不了什么,我渐渐意识到成真并不是梦想的唯一目的,它最重要的目的是让我们触摸到梦想来源的地方、热情来源的地方、快乐来源的地方。哪怕一个破灭的梦想也可以让你经历那种触摸。因为书,我今天得以在此,快乐地活着,生活的目标和意义重新变得明确。希望书也永远与你相伴。”

我把卜秋静的这段话分享给大家,同时也想说,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时代一直在变,唯一不变的是:读书可以帮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萌薇手帐训练营第1期】报名方法:

1、*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 “简书大学堂”(jianshuIT)

2、*后台回复“萌薇”即可报名《萌薇手帐训练营第一期》(适合零基础小白)

【萌薇手帐训练营第2期】报名方法:

1、*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 “简书大学堂”(jianshuIT)

2、*后台回复“挑战”即可报名《萌薇手帐训练营第二期》(适合有一定基础的学员)

转载、合作等事项请与我的经纪人阿肆呢(微信:sukie428)联系。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