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默小花
一朵装×的花,在自己的世界里绚丽绽放,<br...
今天看啥  ›  专栏  ›  默小花

《潘先生在难中》叶圣陶冷静地谛视人生,客观地,写实地描写灰色卑琐人生

默小花  · 简书  ·  · 2021-11-28 00:59

《潘先生在难中》为叶圣陶创作于1924年年底,小说的背景是1924年爆发的江浙军阀混战时期,主人公潘先生为保全一家四口,一个皮包,及继续“向上爬”而发生的种种行为。叶圣陶客观的,写实的描写出主人公的灰色卑琐人生。

叶圣陶 (1894-1988)  原名叶绍均,江苏苏州人。中国现代小说家,童话作家,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社’发起人之一。

代表作: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编小说《潘先生在难中》,《多收了三五斗》 童话集《稻草人》

茅盾曾称赞叶圣陶,”冷静地谛视人生,客观地,写实地,描写着灰色的卑琐人生


叶圣陶

故事梗概:军阀战乱,马上就要打到里让,作为里让的小学校长,却迟迟没收到教育部停课的通知,焦急心慌,一面舍不得自己体面,待遇颇丰的工作,一边却也担心自己及妻儿生命安全,再三思量,还是带着妻儿逃往上海避难。

战前的火车站,人满为患,摩肩接踵。几次和家人走散,潘先生一颗心也是悬了落地,却又再次悬起。一身身的冷汗,总算带着四条性命,一个皮箱平安到了上海,一连问了八九家客房,均为客满。可想逃避战乱的人是有多少。也叹潘先生运气好,刚巧一家旅馆刚刚空出了一间房,潘先生一家便住下了。这里的环境怎么也是比不上家里的,但想着一家人和皮箱总算是安全的,潘先生心情也是不错的,晚上还特意叫店家帮忙带一斤绍兴,一毛钱咸鱼。

可第二天一早,潘先生还是要回让里的,教育局下传通告,学校正常开学,他这个校长总不能临阵逃离的,不然之后前程便也是毁了。

潘师母知道丈夫的回去是万无挽回的了。回去可以照看东西固然很好,但是风声这样紧,一去之后,犹如珠子抛进海里,谁保得定必能捞回来呢!生离死别的哀感涌上心头,她再也不敢正眼看她的丈夫,眼泪早在眼角边偷偷地想跑了。

叶圣陶对妻子对于分离后未知的伤感,描绘细腻,即使叶圣陶对潘先生没有家国意识的卑琐人生进行批判,却也客观描述了战乱带来妻离子散的悲伤之情。

断断是舍不得的,潘先生还是踏回家的行程,潘先生也是舍弃不了工作的。有那么一刻潘先生心想火车如果真的停运也是罢了,免职也是由他了。

回到让里的潘先生便是繁忙的起来,一边顾及家里的财产与自身的安危,一边打探战况的消息,又不停牵挂家人是否安好,一边又忙于应付公职之事,揣摩上边意思,大义凌然的样子还是要做一做的,潘先生得知局长对于不顾公务,只顾逃难的公职人员,要淘汰一下,一面欣喜自己决定从上海赶了回来,一边马上赶到学校,执笔起草送给家长的通告

兵乱虽然可虑,子弟教育犹如布帛菽粟,是一天一颗也不可废弃的,现在暑假期满,学生照常开学,从前欧洲大战的时候,人家天空里布满御防炸弹的网,下面的学校却依旧在那里上课,这种非常的精神,我们应当不让他们专美于前,

他往复看了几遍通告,觉得再没有可以增损,即使局长看见了,至少也的说声“先得我心”

潘先生的聪明便都是用在这里了,再次讽刺潘先生人生的卑琐,世俗与虚伪

潘先生的小聪明还是不少的,去红十字会领旗子说是保护学校,却谎称学校侧门也是需要的,要了两面,一面便插在家里了,这里我们是没有办法知道潘先生的具体所思所想,是顺带方便了家里,还是学校仅仅是个借口,家里才是主要目的了呢

战况吃紧,马上就要打过来了,潘先生虽然也有一些慌了神,却也不忘回家再收拾一下细软,大部分的金贵早早放在带去上海那一个皮箱里,但收拾的匆忙,总有一些潘先生琢磨着还是舍不得,收拾完,便带着包裹急匆匆奔了红房子了。

红房子已经挤的满满当当了,躺着的地方是不可能有了,好在厨房还有个坐着歇息的地,却是要与早前在这的人商量一下的。讽刺的是刚巧先前在这的那一拨人便是教育局局长一行三人了

教育局长一行三人也皆为男士,想着女眷也应该早早被送去安全的地方了。

局长三人既是在这破厨房里躲避战乱,却也对外面的战争局势分析的条条是道,倒不像是来避难,更像是演讲一般。而潘先生对于谈论,确实没什么说话的欲望的,心心念的都是远在上海的妻儿是否安好

好在战争结束了,一切恢复往昔,整个城市又开始张灯结彩的欢迎新大帅的到来

潘先生写的一手好字,这书写欢迎新大帅条幅的“美差” 便落得了他的身上,

潘先生觉的这当儿很有点意思,接了笔便在墨盆里蘸了墨汁,凝想一下,提起笔来在笺上一并排写“功高岳牧”四个大字。第二张写的是“威震东南” 又写了第三张,是“德隆恩溥” 他写到“溥”字,仿佛看见许多影片,拉夫,开炮,焚烧房屋,奸淫妇人,菜色的男女,腐烂的死尸,在眼前一闪。

文末的讽刺堪称全文的点睛之笔。潘先生不是不知,不是未曾感受过战乱带来的伤害,却违心写下如此虚伪赞扬的话,肉麻的歌颂军阀,为“保全自己”“向上爬”而没有是非原则,尤为卑劣。体现了小市民的劣根性。


对于《潘先生在难中》书评基本上大致两个观点,一面对潘先生的同情和理解,人在强权下,面对军阀的真枪实弹,倒也是没什么办法。把自己放在潘先生的位置。大概也会如此。

另一面言论大抵是瞧不起潘先生的,当然文学考试方面教课要求也是如此。

我个人的浅谈。拙见莫怪。

叶圣陶先生在文中对潘先生的描写,虽说批判,讽刺意味浓厚,却也不是一味批判。对于潘先生在战乱到来之前,首先把妻儿送去避难,车站寻不见妻儿悲伤描写,和妻子在旅馆对于分离的不舍,孩子不韵世事,童真的嬉闹。使读者更易带入潘先生情绪,对潘先生所作所为更多理解,对于潘先生为保全家庭富足生活而所做出的种种行为更多一份同情与理解的色彩。使的潘先生人物更为饱满,即是无民族大义的卑琐之辈,又是顾家有担当的好男人形象。

潘先生物质生活在当时算是优越,社会地位也算是比较有威望,但就人性来说,越是这类人,追求民族大义舍弃的越是更多,中国革命的成功,也是工农联合为主力军,民族资本家为中间动摇力量,他们生活的富足,便使他们不如被压迫的贫苦老百姓更迫切的需要革命,需要改变,这也是人性之一,巴掌不打到自己脸上,总是没那么强烈的痛觉感知,而相对付出的却比工农要多的多,通俗得讲,我什么都没有,搏一搏单车变摩托,而民族资本家,本身拥有小汽车,一不小心小汽车博没了,身家性命也博没了。

这么说来潘先生的很多行为倒是也是可以理解的了,去红十字会要旗子保自家安康,战乱躲红房子,总体来说,潘先生并没有做什么对不起国家和人民的事情,只是战乱来时更顾全自己罢了。

但问题在于潘先生的身份,为小学校长,知识分子,为人师表,园丁,教育者,精神建设者。

他的职责不仅仅是教授学识,更是教育一代人的价值观,和思想建设。

如若我们的思想领袖者,教育者都这样麻木,卑琐,那对于当时国家的未来不会让人堪忧么?。

这就涉及职责于责任的一说了。小学校长的职位为他谋的了体面,宽裕的生活,也给予妻子孩子优渥的生活。享受着职位带来的好处,却不想承担职位该付的责任,难道这不是一种德不配位。

就如如果现在的媒体畏惧强权不说真话,现在的医生不见费用不救人,现在的教师只看分数,不给孩子贯彻正确的价值观,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么? 他们也是没做任何伤害他人的事情,可他们不做不就是对社会的一种伤害么?

理解潘先生那一派言论也说,潘先生作为普通知识分子,没有能力反抗军阀的真枪实弹。

我想我们倒也无需那么苛刻的要求潘先生起身反抗,做无谓的牺牲,只是痛恨潘先生思想的不觉悟,家国意识的不觉醒,从逃离成功的一毛钱熏鱼,到后面的题字写赞颂条幅,战争带来的灾难也曾在他脑子里一闪而过,而仅仅是一闪而过,便没有更多了。

愤恨,失望的是潘先生小市民的劣根性,和不觉醒,没有国哪来他拼命守候的家呢?不求他执笔为矛。为国家奋斗,单单思想觉醒这一块他便是想不通的。

国家的富强,必先源于思想的觉醒与建设。如若思想上跟不上去,那谈再多也是无用的。

现在的国家也面临着当代的问题。台独,金融贸易战,新疆棉花事件,也许我们也做不了什么,但我们要时刻保持思想的端正,与捍卫祖国利益的态度。国家尊严不容侵犯的理念。支持国货,努力奋斗,为祖国的繁荣苍盛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这大概就是潘先生所没有,所让人唾弃,批判的地方吧。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