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石克

三国风云与三十六计-败战计/反间计

石克  · 简书  ·  · 2019-04-08 06:03

[原文]:

疑中生疑。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解析]:在军事活动中“知己知彼”是非常重要的,正如故人云:“用师之本,在知敌情。未知敌情,则军不可举。”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知敌情”呢?当然,一不能靠卜神算卦,二不能凭主观臆断,而是要“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这里所指的“人”就是所谓的间细、间谍,而他们所担负的特殊任务就是“行间”。古代军事家孙子在《孙子兵法·用间篇》中,将“行间”分为因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五种方式。其中尤以反间最为重要,正如孙子所指出那样:“知之必在于反间”,而反间“必索敌间之来间我者”也就是说,所谓“反间”即为诱使或利用敌人的间细为我所用,进而达到或了解敌人,或迷惑敌人,或瓦解敌人的目的。正所谓:“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故反间可得而使也。”这是一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计策,是借用敌人自己的喉舌去迷惑敌人,用敌人自己的拳头去打击敌人。这样我方不仅省时省力,也没有多大的风险,其实际效果更要比我方亲自出马要好出百倍。另外,“反间”除了具有其它“四间”共有的窃取真情报,传递假情报的作用之外,还具有“离间”的内涵。即用造谣惑众,挑拨是非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唐朝的杜牧在《十一家注孙子·用间篇》中指出:“敌有间来窥我,我必先知之,或厚赂诱之,反为我用;或佯为不觉,示以伪情而纵之,则敌人之间,反为我用也。”也就是说,在及时准确地发现敌人间细及其意图的基础之上,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进行“反间”,最终达到为我所用的目的。

对于那些为名利驱使而前来“行间”的人,首先应用更优厚的地位、封赏来收卖他们。因为这些人往往都是那种“有奶便是娘”,见利忘义之人。这样就可以变敌为我,就能更随心所欲地利用“反间”来反击敌人。正如《孙子兵法》中所说的那样“反间要因而利之,导而舍之,且不可不厚。”有道是“有钱能使鬼推磨”。

对于那些不为名利所动的人,则可装出一付还被蒙在鼓里的假象,然后根据我们自己的意图不动声色地将一些能迷惑、欺骗、离间、瓦解敌人的假情报、假言行显示给敌人的间细,并设法使其对此坚信不疑,最后再“纵之”返回,好将这些“伪情”带给敌人的决策机关,使敌人在不辨真伪,自鸣得意之中上当受骗,蒙受损失。

[三国计例]:           

蒋干盗书传假信

曹操斩将苦在心


曹操统一的北方之后,于建安十三年亲率大军南下,意与孙权、刘备二人决一死战。于是孙、刘两家联合抗曹,与曹军相峙在大江两岸。曹军绝大部分都是北方人,因此不善水战,曹操只好任命荆州降将蔡瑁、张允为水军都督。蔡、张二人不愧是“久居江东,谙习水战”的大将,在每日训练水军的同时,不几天将曹军的水寨也设立完毕。就连周瑜在探看曹军水寨之后,也不禁连连称道说:“此深得水军之妙也!”所以周瑜清楚地意识到,只有铲除了蔡、张二人才可破曹。但如何才能达到目的呢?周瑜为此虽然竭思殚虑,但最终还是束手无策。

一日,忽有人报:“故人蒋干来访。”周瑜闻听便胸有成竹地对诸将们说:“说客前来,我等大事成于此人。”原来蒋干是周瑜小时候的同窗好友,现在曹操手下作幕宾。这次到江东会友,是他茅遂自荐来替曹操说降周瑜的。周瑜先是召集江东英杰为蒋干设宴接风,名曰“群英会”,并在酒宴上反复向大家解释说:“子翼(蒋干字)是我同窗好友,虽从江北曹营来,但绝非说客,请大家勿疑。”然后又带着蒋干到军营、粮仓等军事要地参观,还对他的“好友”说了一番“肺腑之言”,意思是:我已遇到知己之主,所以不管是谁来说降,也不能使我动摇。直说得蒋干面如土色,再也不敢说明其真实来意了。

酒宴之后,周瑜佯装大醉,邀请蒋干到大帐中与他“同榻而睡,抵足而眠”。蒋干那里睡得着,心想:虽然说客是当不成了,但也不能空手回去呀。于是,他起身来到书案前偷偷地翻看上面的文件。忽然他发现有一封写着“蔡瑁、张允谨封”的书信,打开一看,原来是蔡、张二人写给周瑜的,信中说:我等降曹实属无奈,今已骗得曹军困于寨中,一有机会就将曹贼之首献于麾下。蒋干看罢,急忙将此信藏于衣内,此时只听周瑜在梦呓道:“子翼且住,我数日之内教你看曹贼首级……”吓得蒋干只好回床假睡。过了一会儿,只见有人进来叫醒周瑜,周瑜佯装梦中醒来之状,忙问来人道:“床上睡着何人?”当知是自己酒后邀蒋干同睡后,便后悔不迭地说道:“我昨日酒醉不知乱说了些什么?”后听来人说道:“江北来人了。”周瑜急忙制止道:“低声!”然后叫了两声:子翼,子翼。蒋干那敢吭声。随后周瑜和来人来到帐外,蒋干急忙起身偷听,只听得一句:“张、蔡二都督,急切之中不得下手……。”一会儿,周瑜回帐后,又对蒋干唤道:“子翼,子翼。”见蒋干“睡着”便又倒头“睡去”。

蒋干一看心想,此时不走更待何时?遂即起身连夜偷偷跑回了江北曹营。见到曹操之后,马上将那封书信交给曹操观看,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都一一说给了曹。曹操大怒,立即将蔡、张人唤来,不由分说便令左右将他二人推出斩首。等二人的首级呈到眼前时,曹操才猛然意识到:“我中计了!”事已至此,曹操也只好“哑吧吃黄连,有苦肚里咽”了。后人有诗曰:“曹操奸雄不可当,却中诡计于周郎。蔡张卖主求富贵,反在今朝刀下亡。”

周瑜的这个“反间计”非常巧妙,是属于“佯装不知,示以伪情”的一类。妙就妙在周瑜先说破蒋干是说客,使其开口不得,然后再反复强调他不是说客,使他更不能开说降之口;还妙在“酒醉”之时邀蒋干同眠,为其提供“可乘之机”,然后再在“酒醒”之后悔之不迭,使其不至于生疑;还妙在在梦中唤子翼、骂曹贼,醒来之后却不知唤了子翼、骂了曹贼。在帐中时唤子翼,回帐之后仍唤子翼,而使得蒋干能信以为真。再加上信中所写,部下所言,而使蒋干对所见所闻的一切不能不坚信不疑。正如《三国演义》中所评述的那样:“周瑜假做极疏,却步步是密。蒋干自道极乖,却步步是呆。”就在这假疏真密之间,周瑜终于达到了借刀杀人的目的。


孔明巧施反间计

曹睿错贬司马懿

魏主曹丕于蜀汉建兴四年病故,临死前将自己的儿子曹睿托付给了曹真、曹休以及司马懿等人。曹睿登基后,任命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督管雍州、凉州等处的兵马。消息传到西蜀后,孔明对此甚为担心,和对部下商议道:“曹丕已死,曹睿尚幼不足为虑。只是司马懿深有谋略,现又督管雍、凉等处兵马,倘若练得兵强马壮,必为蜀中之大患,不如先起兵伐之。”此时只听参军马谡劝谏道:“丞相平南刚回,军马疲惫只宜休整,不可再次远征。我有一计可使司马懿自死在曹睿之手:司马懿虽是魏国大臣,但曹睿对他并不是十分信任。我们何不派人到洛阳、邺郡等地散布流言,就说此人有谋反之心。再假作司马懿告示天下的榜文到处张贴,曹睿得知必杀司马懿。”孔明依计而行,派人到处张贴司马懿欲废除曹睿,重立新君的告示。

曹睿得知后大惊失色,急忙与几位亲信大臣商议对策。太尉华歆、王朗等人皆言司马懿深明韬略,善晓兵机,素有大志。若不早除,久必为祸。只有大将军曹真持相反意见,只听他对曹睿说道:“先皇帝托孤于臣等数人,就是因为知道司马懿并无异心。现在事情尚不知真假而轻易兴兵讨伐,反而会逼其造反。再者,说不定这正是东吴和西蜀的奸细所行的反间计,目的是使我君臣自乱,他们再乘虚而入。”最后,曹睿还是接受曹真的建议,亲领十万御林军直奔司马懿驻地,观其动静再作定夺。

司马懿不知其中缘故,为了让曹睿知道他的威严,便率领数万兵马出城迎驾。曹睿见司马懿带众兵来迎,害怕其真有反心,便命曹休先领兵迎之。曹休见到司马懿后诘问道:“你我受先帝托孤之重任,何故要反呢?”司马懿闻听后大为震惊,问清原委之后说道:“这一定是吴、蜀奸细的反间计。”说罢急退兵马,到曹睿车前俯伏泣奏道:“臣受先帝重托,岂能有异心?这肯定是吴、蜀的奸细在捣乱。我愿率一旅之师,先破蜀后灭吴,一报先帝与陛下,二明臣之忠心。”但曹睿还是将信将疑,放心不下。最后将司马懿削掉兵权,遣返回乡。直到孟达反魏,司马懿受命于紧急之机,然后率兵救曹睿于危难之时,曹睿才幡然醒悟。正如他对司马懿所说的那样:“朕一时不明,误中反间之计,悔之不及。今孟达造反,非卿等制之,我便休矣。”

孔明的这个“反间计”是以“离间”为目的的。这是因为,孔明曾与司马懿多次交手,深知司马懿非等闲之辈,必定成为将来伐魏的最大障碍。所以,孔明才听从马谡的建议,想用“反间计”来致司马懿于死地。但是,此计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目的,没能将司马懿彻底铲除。待其重返沙场之后,便真的成为了令孔明最棘手的对手,使得孔明的北伐大业难以顺利进行。


假情报终于酿大错

老严颜中计被活捉

在进攻西川的途中,张飞在巴郡遇到了川军守将老严颜。因为素知张飞勇猛无比,所以严颜只是深沟高垒,坚守不出,想用消耗张飞粮草的方法来使其自退。再有,严颜知道张飞性如烈火,暴躁起来总爱鞭打兵卒。所以,他料到张飞会因久攻不下而“怒不可遏”,那时就会以暴厉之气对待部下,等到对方的军心一乱,再乘势出击,一举将张飞全歼。于是严颜传令:“将士们全部披挂整齐,分列对伍伏于城中,不许出战。民夫也要搬砖运石,帮助守城。”

张飞见严颜并不出城交战,便急不可待地率领将士前去挑战攻城,但一连两天都被守军的乱箭射回。张飞万般无奈,只好和众兵卒一起在城下不停地轮番叫骂。五天过去了,严颜还是无动于衷,只守不战。张飞见攻也不行,骂也不管用,便心生一计。只见张飞也不攻了,也不骂了,只是派兵卒们四处打柴砍草,在城周围寻找其它的途径绕过巴郡。

严颜在城中见张飞一连几天都没有动静,心中不免有些疑虑。于是派十几个川兵扮作张飞砍柴的军卒潜出城来,混在张飞军中去打探军情。一天,张飞派出去的兵卒都回到了营寨,只见张飞坐在寨中,顿足大骂道:“严颜老匹夫,真是气煞我也!”此时,有几个兵卒上前对张飞说道:“将军无须心焦,我们打探到一条小路,可以偷偷地绕过巴郡。”张飞闻听故意大叫道:“既有此处道路,何不早说。事不宜迟,今晚二更造饭,趁三更月明,全军起程。我在前面开路,你等马去铃,人衔枚随后而行。”

川军的奸细回来后,将这个情报汇报给了严颜。严颜不禁大喜道:“张飞果然忍耐不住了。你偷小路过去,须是粮草辎重在后,我截住后路,看你如何能过。”于是传令川军:“今晚我们也二更造饭,三更出城,埋伏在树木杂草丛中,等放过张飞后,再一齐杀出,去截他们的粮草车仗。”川军依计而行,三更稍过便都埋伏停当。不一会儿,就望见张飞在前横矛纵马,率军悄悄前行。等到张飞过去了三四里,后面的车仗才缓缓而来。只听一声鼓响,严颜带领川军一起杀出。几乎就在同时,只听背后有人大喝道:“老贼休走!我正等着你呢。”严颜回头一看,原来是张飞领着一彪兵马追杀而来。严颜这才明白,刚才过去的那个张飞是个假张飞,身后的这个才是真的。严颜只好急忙应战,但不出十个回合,就被张飞一把从马上生擒了过来。

虽然《三国演义》中并没有说明张飞是如何察知自己的军中混有川军奸细的,但从“故意大叫道”这几个字中我们可以看出,张飞确确实实知道了这一点,并巧妙地借有奸细的耳、口,向严颜传递了一个假情报。不然,张飞当众“发布”的那些假军令,又是发给谁听的呢?所以说,张飞正是在有意识地应用一个“佯装不知,示以伪情”的反间计,最终骗得严颜出城,并将其生擒活捉,为进军西川打通了道路。

[注释]:

1.疑中之疑:此句在本计中的含义是,敌人派来的间谍本身就是为我们设下的一个“疑”,而我们要借此对敌人施行“反间”,这就等于我们在敌人为我布下的“疑”中再设一个“疑”。

2.比之自内,不自失也:此语出自《易经·比》卦,意为:敌人派来的间谍就好像是为我方服务的自己人一样,使我们不会因此而造成损失,相反还会为我所用。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