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似二非二

方言的消失

似二非二  · 简书  ·  · 2021-04-03 00:07

交通越来越方便,跨省结婚的人越来越多,出生的孩子大部分都是说普通话了,少部分会说其中一方的方言,极少部分双方父母的方言都会说。

方言,俗称“家乡话”。小时候,除了上课读书时说普通话,其他时候都是用家乡话交流。后来到县城里读高中,一直到出来打工,大多数时候都是用普通话了,即便是跟老家的人聊天,也经常都是说着说着家乡话,突然又夹杂着一些普通话在里面,因为有些话用普通话表达才能准更确一点,有时候也会产生一些很搞笑的效果。

然而,这恰恰意味着方言的使用频率降低了,而后就会慢慢地不再说方言了。也许有些人觉得自己还在说,也教自己的孩子说,觉得有点危言耸听。可是,等到几十年后老一辈的人死了,又再过几十年现在的年轻人死了,再往后,又还会有多少人会说其祖辈的方言呢?

当然,也不是说就一定完全消失了,只是方言种类、方言人数都会大幅度减少。再往后,方言就必然会消失了,一如古代的之乎者也,现在还有谁说?要不是学校教,又有谁会?大概也就研究古文的人会了吧。更何况古代不可能只有之乎者也这一种方言吧,夏商周的方言谁会?春秋时期各国的方言谁会?战国时期的方言谁会?

方言、物种、古技艺、古建筑……很多东西都会消失的,无论你愿不愿意承认、愿不愿意接受。与其抗拒,不如铭记,然后发展更好的未来。

有些人总喜欢说故乡之情,但他们的故乡只是他们的故乡,不代表他们的孙子、孙孙子的故乡。以前的故乡是一座村庄,以后的故乡可能是一座城镇、一座城市,甚至一个国家、一个星球。

而我,自上学读书开始,一直到现在,有过三次是不回老家过年的,清明节、重阳节、红事白事也很少回。可能是我村里的人给我的感觉很不好,很多时候我看到的都是丑恶的一面,再加上我自身的阴暗面的影响,这导致我并不想回老家过节、过年。可能就是因为这些因素,加上逐年的积累,所以我对故乡并没有太深的感情,对方言也没有太深的感情。

既然我对方言没有太深的感情,那么,方言消失就消失吧,我不会去想着保护什么的,更不会去想要生一大堆小孩保存方言的存在什么的,有普通话就足够了,毕竟我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而已。不在乎什么责任,也不在乎什么义务,如果有在乎的,那也是顺应趋势,向前发展。

有太多的东西注定会成为过去、成为历史、成为记忆、成为无从知晓,也许这就是大势所趋,也许文明的进程就是如此。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