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啥推荐读物
专栏名称: 云麓
安徽的一位普通语文教师。爱孩子,愿意用拙劣的文笔,给孩子们留下成长的每个脚印。
今天看啥  ›  专栏  ›  云麓

9月27日带班日记

云麓  · 简书  ·  · 2018-09-27 18:14
                  书法课

      最近孩子们的硬笔习字写得一般,田字格本也一般。想了想,既然孩子们大多已经能做到预习,能主动抱着字典查词语了,那《徐悲鸿励志学画》的第一课时,我除了通读指导、主要内容的概括以外,重点讲了生字怎样写好看。

图片发自简书App

      前几年练字的时候,为了给孩子们找榜样,我都是拿隔壁班的董老师当榜样让孩子们学——“看,董老师的字可漂亮了是不是”。现在孩子们长大了,隔壁班的纪老师又坚决不愿意被借用当我们班的榜样,那就我陪着孩子们一起练吧!

      每天上课之前,我先练《硬笔习字》,再展示给小朋友们看。今天现场对着孩子们一笔一划慢慢写,教他们怎么看字形,怎么落笔,孩子们进步不一定明显,态度倒真的端正了不少。


和孩子们一起练字



星宇的坐姿真棒



晓雨的“误”字练习


              书非借不能读也

      平心而论,我们班阅览课的时间并不算太好。有时上到一半,窗外就会传来隔壁幼儿园做早操的阵阵音乐声。不过对于恨不得抓紧每分每秒多看一页的孩子们来说,这些外在的影响不是什么问题。

      一二年级的时候,上阅览课,我还会放下所有的事务,陪孩子一起翻书,让他们潜移默化地学习老师,喜欢阅读。现在的我已经不用再这么做了,孩子们那么喜欢读书,想的都是在下课铃响之前赶紧把手头的书看完,没看完的会挨到下节课铃响,才飞奔出阅览室,哪有时间抬头观察老师在干啥?

      今天我改完一套练习本,也坐在孩子身边帮忙整理书架,顺便又抽出了几本想借的书,打算私人借出来以后,挂到班级的手边图书里,给孩子们自由借阅。



我们班的流动图书馆



我们班的流动图书馆



      读书是语文能力积累和塑造灵魂的过程,它带来的进益虽然是缓慢的,但是却是可遇见的。

      借书来读,是鞭策、是督促,是帮助自己加快阅读。让我们借书来读,在借书的过程中享受读书的快乐!


                  合唱节

      早上去告诉孩子们,你们的歌曲入选啦。孩子们居然只是象征性地欢呼了一下,说昨晚就知道啦,第二名!咦,这些小家伙们,消息还真灵通!

      前几天,鑫睿妈妈软磨硬泡,让店家追回了包裹,改发了顺丰快递,结果还是没赶上下午的合唱节比赛。第四节课,鑫睿妈妈和祚熙妈妈扛着大包小包的班服来了。孩子们超级激动,拿完还要窃窃私语。我提示,妈妈们这么辛苦你们要说啥?孩子们拉长语调:“谢~谢~阿~姨~”

      虽然入选了,很多地方还是要改,比如编舞,比如说音乐的准确度,都要加油啊。


    家庭教育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这几天,我每天都留出很长的时间,和一些家长们聊天。即使班级里大多数孩子已经长成了明事理、懂礼仪、爱学习的好孩子,但依旧有几个同学,使我一直担心着他们都现在和未来。

      来到我班级里的每一个孩子,我都愿意用整个身心去爱他,教他,育他,念他,因为我深深地知道,每个孩子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未来,是一个家庭的整个世界。但是,我也依旧一直去呼吁着在孩子们的教育中,要有家长的参与。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从一出生下来,就和父母在一起,孩子的说话、学习、为人处世等等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对是非曲直的判断认定,都受到父母的熏陶和感染。

      一个孩子的成长,不是只靠学校制度的约束、老师教学的管理来完成的,还有家庭的环境和家长的教育。一个家长如果放弃了自己的责任,对孩子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那么,学校教育又能起多大作用呢?

      心痛的是,有的家长有时候不仅不能配合学校的教育,甚至还要拖后腿。这样的情况下,想要教育好一个孩子,是多么艰难的一件事啊!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