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张梓彧

彧说三国-诸葛亮(2)

张梓彧  · 简书  ·  · 2018-01-26 10:40

在说诸葛亮正传之前,我先来说说他的外传-丑妻。

诸葛亮妻子叫做黄月英,看到过许多版本,关于黄月英的。有的说黄月英长得很丑,要用面纱遮住脸,以免吓了看到她的人。也有说其实黄月英很漂亮,只不过传言丑,是为了测试诸葛亮的品性。

据说黄月英小时候有人给她算过,她以后嫁的人,名字中有"明亮"二字,诸葛亮,字孔明,算是她的真命天子了。而她也将一把羽扇作为定情信物送给了诸葛亮,至此之后,这就成为诸葛亮形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赠扇意思是希望他这位夫君时刻保持冷静,诸葛亮最突出的一点就是稳,处变不惊,遇事不慌,稳重是他的核心。

从这也可以看出,一是诸葛亮虽然忙于事业,但无时无刻不牵挂着家人,二是作为妻子的黄月英,真的很懂诸葛亮的心。那么很懂诸葛亮心思的这样一个女子,自然也是心思缜密,体贴入微的。

所以总结来看,我推测黄月英并非丑,只不过可能长得有些特点,被认为是丑的象征。进而可见诸葛亮也非以貌取人之人,更非听信世俗之言的人,做到了了解世俗但不世俗,这在当时是很难能可贵的,因为这样的人,大多都当了隐士。

诸葛亮本躬耕南阳,也算个隐士,自比“管乐”,倒不是夸大其词,恰恰相反,诸葛亮肯定是充分了解“管乐”后,才对自己作此评价,所以上一篇我所说的诸葛亮不善于军务,可能需要做些纠正,因为乐毅是打仗的,连下齐国七十二城,但最终也没灭了齐国,所以善战但并非攻无不克,可见诸葛亮对兵法也是有所研究的,并非之后才学的。

而且身处乱世,多多少少都要了解些兵法,曹操早期就自己批注《孙子兵法》,可见其雄心,诸葛亮对兵法有涉及也是应该的。所以诸葛亮一直不出山,其实就是在等待时机。这个时机未必是刘备,只不过恰好那时刘备遇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被其抱负所感染,决心助他逐鹿天下。

上次有读者问道“如果诸葛亮早些出山,归于曹操手下会怎么样呢?”我先来说说假如诸葛亮真的成了曹操的下属会怎么样。早些出山无非就早五六年,那会儿曹操打败了袁绍,正在一统北方,这时诸葛亮加入,发挥自己才干的话,前途无可限量。再早点,官渡之战之前加入,曹操肯定是很欢迎的。这里就有个问题,这时的诸葛亮是否有足够的才干能够被曹操看上?

208年诸葛亮出山,虽然刘备很器重他,但关羽张飞是不服的,而那时的诸葛亮已经有一定的沉淀,经得起考验,但早期投靠曹操,未必有足够的能耐,而且即使曹操发现这匹千里马,曹操的那些老部下又是否服气呢?要知道司马懿可是处处被曹家人针对的。所以早些加入曹操,不一定会锋芒毕露,何况曹操手下谋士如云,诸葛亮应该是达不到他理想中的位置的,也很难实现自己的抱负的,毕竟还个司马懿和他同龄的较劲呢。钟会和邓艾最后还反目了,一山终究难容二虎。

倘若诸葛亮就是208年投靠了曹操,那就更加不起眼了,那时的曹魏坐拥大半天下,根本不缺这一个所谓的“卧龙”,何况诸葛亮出名于荆州,而在北方中原地区,几乎没人听说过诸葛亮,所以曹操未必会重用这位“卧龙”,当然如果诸葛亮投靠了曹操,可能赤壁一战,曹操不会败,这个自然另当别论。

所以说,诸葛亮自然也想得到这些,是绝不会投靠曹操的。此外可能还有一个原因,诸葛亮是徐州人,早年为了躲避战乱才去的荆州,而这战乱,很有可能就是曹操讨伐徐州所带来的,所以诸葛亮可能心中对曹操并无好感,甚至有恨,所以投靠曹操自然是不可能的。

而孙权,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也在那儿,可能会是个好去处,但诸葛亮一直不愿意,诸葛瑾肯定也来邀请过他这位弟弟,但被拒绝了。我想原因无外乎诸葛亮胸有韬略,想一展才华,而孙权自继承江东以来,并无战果,只不过一直在固守江东,所以诸葛亮可能认为,孙权并非能一展宏图之主。诸葛亮有如此才干,必然不会做个普通官员就满足的,人称“卧龙”不是白叫的,卧龙腾飞,必将翱翔万里,怎么可能飞到江东就享受人生了?

最终的结论就是,曹孙皆不能投,那么就只剩下刘备了。先前说过刘备是有点真本事的,诸葛亮愿意出山便可看出,刘备心中的宏图与诸葛亮不谋而合,可以说是如鱼得水,对诸葛亮来说,也是“终于等到你”。

那么等来刘备的诸葛亮是如何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理想的呢?

敬请期待下回分解。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