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啥推荐读物
曹永兵,扶风召公人。西安市北城学...
今天看啥  ›  专栏  ›  西安市北城学校曹召公

“狼”的传统文化意义的变迁与延伸

西安市北城学校曹召公  · 简书  ·  · 2019-12-05 19:07

蒲松龄笔下的《狼》这篇文章每次回味都让我有所感悟。《狼》描写的是一个屠户与两只狼之间的一场较量,情节曲折,让人回味无穷。狡诈的狼想吃掉屠户,却最终双双毙命于屠户的刀下。

部编版教材在本课后面设置了问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狼的形象是怎样的?你如何看待狼的这种传统形象?让我们在学习这篇文言文的同时,也关注文化的拓展。在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中,狼是罪恶的代名词,狼性的四大特点:贪、残、野、暴。我们习惯于将邪恶的、虚伪的、狡诈的等一切不好的事物与狼相联系。自古以来,狼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就不高,从描写狼的成语就可以看出,如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等。可以说,中国成语词典上记载了许多相关批评狼的成语,而赞美的却少得可怜。

狼子野心的故事,告诉人们大多数坏人就是坏人,和狼一样,本性难改。要警惕像狼一样阴险狠毒的人,防人之心不可无。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看清事物的实质。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狼总是要吃人的,纵然是“狼子”,只要有机会,就会露出它们的本性。那些本性不改的坏人又何尝不是呢?

然而,中国文化毕竟是兼容并蓄的,博大精深的。各民族对狼的认识有所不同。狼是突厥系民族和蒙古等民族的图腾,阿尔泰民族的另一支东胡也敬畏狼。汉史载,古代突厥系民族高车认为他们是一个美丽匈奴公主和一匹狼的后代。而乌孙的祖先则传说是弃婴和母狼阿史那的后代。少数民族能在历史上以少胜多狼功不可没。也是狼导致少数民族每人都英勇善战。姜戎的小说《狼图腾》,贾平凹的《怀念狼》都是在这种历史文化背景先创作的文艺作品。

现代社会,狼性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团队精神,主要强调创新精神和顽强的拼搏精神,是一种主动奉行自然界优胜劣汰规则,优化集体的危机意识,从而在有限或劣势环境和资源条件下求生存和求发展的手段。也只有这种狼性团队文化,才能在竞争中生存、发展、立于不败之地。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