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倪绍旺

关于诺奖的教育反思——由本庶佑及日本18年18人获诺奖想到的

倪绍旺  · 简书  ·  · 2018-10-09 05:51

 

图片发自简书App

    2018年10月1日,就在我们国庆节,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日本免疫学家本庶佑教授和美国免疫学家詹姆斯·艾利森获得此项殊荣。

  本庶佑教授是日本历史上第26位,同样也是日本18年来第18位诺奖得主,在10月2日的记者会上,这位在免疫领域研究了几十年的教授将自己的获奖归功于“幸运”。第一个幸运是继承了父母健康的基因,以及刨根问题的性格;第二个幸运是社会对生命科学发展的重视和为了推动生命科学发展而投入了用以研究的经费。正是有这些“幸运”支持着,自己才可以在基础研究的路上保持着从一而终的心,从未有过放弃。

  本庶佑教授出生于1942年1月27日,在小学时,本庶佑教授就对自然科学有了浓厚的兴趣,并喜爱用望远镜观察夜空,因看到土星环而感动,看到宇宙中的浩瀚星海而希望成为一名天文学家。

    本庶佑教授从小就经常与母语为英语的人士练习英文会话,初中的时候就自主学习并乐在其中,随后因父亲工作调动而随家人从京都到了山口县宇都市生活,并且高中时期一直名列前茅。在选择志愿时,本庶佑教授虽然曾想过选择其他志愿,但父亲和家里的亲戚大多是医生,最终本庶佑教授选择了与父亲一样的道路,一直到今天。

    本庶佑就读于京都大学医学系,但并没有选择临床医学系,而是选择了医学研究,在上学时本庶佑的一位同学因患胃硬癌而去世,去世时还那么年轻,这件事除了令他觉得遗憾,同时也让他认识到癌症的严重,通过这件事让本庶佑教授有了希望在治疗癌症上尽一份力的想法,并认为“如果自己能够发现一种治疗方法,那么贡献会更大”。正是这样的信念支撑着他在免疫领域研究中坚持着“少数人才愿意做的事”,并最终获得成功。

    在1971年本庶佑教授到美国深造,在学习和研究中被抗体的多样性所吸引,并决定将免疫作为自己研究的终身课题,回到日本后,本庶佑教授在东京大学和大阪大学都曾任教,但最终还是回到了京都大学继续做研究,本庶佑教授的研究室中有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族裔的面孔,但都在本庶佑教授的指导下为免疫领域做着自己的贡献。

  本庶佑教授此次获奖是因为“PD-1”基因在免疫领域的贡献,但其实在1992年该基因就被本庶佑教授发现,并在10年前就因此而提名诺奖,从一开始并不知道这项研究会带来的价值到现在所研究的成果在免疫领域开辟了一条道路,除了好奇心和勇气,更重要的是坚持和对学术的尊重。

  本庶佑教授认为基础研究非常重要,但是将研究结果回馈社会的路并不平坦,这项研究成果从发现到变成药物并实现临床使用,经过了整整22年,虽然中间经历了各种波折,但是本庶佑教授在获得诺奖的第二天就决定将自己所获得的全部奖金捐出,并成立基金,并且将自己的专利和今后药物所获的收益全数捐给基金,资助更多医学研究者,鼓励更多的学者们投身于基础医学研究。

  医学之路漫长,人生之路亦漫长,本庶佑教授的研究之路还在继续,而这位诺奖得主的“坚持”之路也正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在迷茫中坚定内心,走向属于自己的成功。

  最近,诺贝尔奖陆续公布,又激发国人火热的心和期盼的眼。今年中国估计无缘诺奖,但是我们还是需要研究为什么日本18年18个诺奖,作为教育工作者,需要一些反思。

    有研究诺贝尔奖科学家的文章认为:获得诺奖的科学家大多有着相对美好的童年,喜欢亲近自然、探索自然,喜欢阅读、善于阅读,而且父母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启蒙和引导角色。在接受学校教育过程中,这些获奖者无一例外地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保持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有优秀教师的引领和指导,得到了宽松而自由的学术政策的支持,并受益于科学合理的学术评价机制。看看吧,我们有多少条件和相对具备的因素让我们的学生将来获诺奖?他们的童年时光美好吗?他们的身心灵在大自然中浸润成长吗?孩子喜欢沉浸在阅读中泛舟在书海里吗?中国的家庭教育有足够能力担负的启蒙和引导吗?我们的教育在多大程度上保持了激发了孩子的好奇心还是好奇心被应试教育泯灭了?优秀教师有多少安心教育认真引领?我们的学术环境是支撑科研的温床还是桎捁?口号和标语喊的震天动地,面子工程最后还是靠里子!诺奖拿到和没拿到,真的不是想来的,是潜心一志默默无闻具备条件一点一点拼来的。我们需要走的路太远,相信总有科学家不遗余力的负重致远艰难跋涉。

  本庶佑说,成为科学研究者,最重要的是,保持对某种事物有求知欲,珍惜内心世界对某种东西感到不可思议的声音。

  2011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布鲁斯·博伊特勒对于自己的成功,认为源自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中现象的好奇,能够保持独立思考,并且得到了科学家父亲的支持,自信,失败了会再次尝试,并且自己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去选择关注度低但很重要的问题,最后就是对一个问题坚持不懈。

  期待有机会也总结一下中国新时代科学家获得诺奖的经验,提炼一下能否在事实上比过日本,而不是口头上!

图片发自简书App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