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巴黎夜玫瑰

为何偶像集体噤声,网友戾气越来越重?人们容错率越来越低?

巴黎夜玫瑰  · 简书  ·  · 2020-03-22 22:21

记得小时候看国产古装剧,有一个场景让我印象深刻。

那就是犯人被关押在囚车里,正要赶赴刑场处决,街道两边围着一群老百姓,她们咬牙切齿,纷纷将臭鸡蛋,烂菜叶,甚至小石头,扔向坐在囚车里的那个犯人。

那个时候,要是知道囚车里是被冤枉的好人,我就会特别义愤填膺,用上帝视角谴责这群无知的群众;

要是知道囚车里的是坏人,我就会觉得特别解恨,特别大快人心。

长大后,当我从头审视那一幕时,突然有了新一层的感受: 囚车里的人,和这群人,有多大深仇大恨呀,要让她们这么气愤,恨不得食其骨啖其肉呢?

就算是犯了滔天大罪的犯人,也为自己的罪行付出了杀头的代价,为何那些围观的老百姓,却如此愤愤不平呢?

人们常说,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可见这句话不准确,因为这一幕让我意识到,似乎杀了也平不了民愤。

但是,越长大,我就越纳闷: 民众为何如此气愤?或者说,民众为何如此容易愤怒?

偷你家米了,抢你家面了,面对一个和自己毫无瓜葛,又即将死去的人,为何我们怒气,怎么也得不到平息?

是古人的正义感,特别爆棚吗?

所以,我一直查阅资料,想知道古人为何要这样做。

遗憾的是毫无收获,反而发现,古代处决刑犯时,通常会在上路的前一晚,让犯人吃一顿丰盛的饭菜。

并且会特意在菜里放一块生肉,这样犯人去地府的路上,遇到恶狗,扔给它一块肉,就免于自己被撕碎,也不会阴魂不散,报复处死他的刽子手了。

读鲁迅先生的《药》,记录的也是迷信的群众,从刽子手那里购买人血馒头,来为自己肺痨的家人治病。

鲁迅先生形容这些人为: 麻木的看客,而不是愤怒的看客;麻木的中国人,而不是愤怒的中国人。

再考虑到当时古人的生活条件,鸡蛋舍不得放臭,菜叶子也舍不得扔,至于扔石头吧,也不太可能,因为万一扔不准,砸到差役和官爷,那可是会掉脑袋的大事情。

所以综合来看,这一幕纯属编剧杜撰。

我们从小看到大,甚至觉得理所当然,拍手称快。因为我们参与了审判,拥有道德优越感。

可是,我觉得写这些电视剧的编剧,不是有点蠢,就是有点坏,因为她们培养了民众错误的泄愤方式。

最重要的是,她们让民众觉得: 愤怒是理所当然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超越法律之外的泄愤权利,审判权利。

现在看到互联网的戾气如此重,网络暴力如此恶毒,网民总是特别容易动怒时,我总是忍不住想,都是因为这些编剧不断的洗脑,才会给民众这样一种错觉:我应该愤怒,愤怒是正义感的表现方式。

但是,愤怒真的能够解决问题吗?

看看肖战粉丝惹得祸,你就能发现,单纯的泄愤,不仅于事无补,还可能引来祸端。

肖战粉丝因为看到一篇文章,就气愤的不得了,一气之下,举报了人家的创作平台,平台的各个层面的创作者,又因为极度愤怒,开始围攻肖战。

最后是两败俱伤,谁也没有落着好。

反倒给外人一种感觉,饭圈需要整改,娱乐圈更需要整改。

林更新教育粉丝的一段话,深得我心,他说:那些斗嘴的人,这算是在维护偶像吗?在替我出头,骂人吗?你们憋屈什么?我掉了一块肉还是少了一片酬,还是事业从此下滑一落千丈?

重点在最后一句,别人的嘴上造谣也好,恶意攻击也好,真的让偶像掉了肉,少了片酬,事业一落千丈了吗?

没有,反而是粉丝过分的维护,动不动就气得不行,才败坏了明星的路人缘。

这两年,偶像粉丝之间的攻击和谩骂,越来越猖獗,饭圈的斗争也变成常态化。

最后导致的后果是什么呢?

越来越多的人声讨饭圈文化,结果,群众一抱怨,国家一整改,小鲜肉的路越来越不好走,自家偶像的蛋糕越来越少,除了遭至更多的嘲笑,粉丝又为自己的偶像争来了什么呢?

所谓气大伤身,最后伤的还不是自己人。

有这个斗争的功夫,不如共同努力,督促偶像越来越进步,争取将蛋糕越做越大,努力让整个行业趋于良性生态,大家生活环境都越来越好,不是更好吗?

心理学上认为,偶尔的愤怒,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宣泄,有益于身心健康。

但是,如果动不动就生气,动不动就愤怒,不仅危害身体健康,还会让一个人长期处于攻击模式,给个人的人际关系带来巨大的危害。

而一个群体长久处于愤怒模式,则容易导致整个群体处于攻击模式,长此以往,群体之间的容错率会越来越低,群体生活的幸福感也会降低。

拿娱乐圈来说,前一段时间,大家纷纷讨论,现在的明星越来越没个性了,不如过去的明星真性情,敢说话。

但大家没有意识到,明星小心翼翼的讨好,还免不了各种被谩骂,被围攻,更别说大嘴巴,敢说话了,别的不谈,过去敢说话的那些明星,今天还敢说吗?

明星越来越老实了,我们不满意,但也要从自身开始检讨,那就是我们对明星也好,对公众人物也好,容错率越来越低了。

比如最近被骂的钟南山院士,仅仅因为儿子戴了一条爱马仕的皮带;比如最近被骂的张宏文医生,仅仅是因为夸了一下德国的治理措施很好,就能被人逮着不放,说一些风凉话。

这还是疫情没有结束前,他们的待遇,可想而知,疫情彻底结束后,他们被喷的机率更大。

我们的网友,为何这么容易生气,容易指责,容易攻击,容错率这么低呢?

正如我上文谴责的,那些在国产古装剧里杜撰的,围观群众向囚车里,扔臭鸡蛋,烂白菜,和小石头一样,我觉得我们被教导的拥有这种使命感。

道德审判的使命感,超越法律的审判权,行使正义使命感。

因为我们有这种认知,所以,我们面对很多现象,容易代入,容易愤怒,容易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惩治这些不良风气,不好的现象。

但遗憾的是,一个人人都有道德审判,法律审判,以及行使正义的使命感时,就会导致人人自危,人人如履薄冰,人人因为害怕犯错,而选择保持沉默。

这样容错率太低的社会,就会变得缺乏活力,缺乏真实,缺乏真性情,缺乏有价值的表达。

而趋于讨好,趋于谄媚,趋于抱团,趋于恶性循环。

那么,个人该如何尽可能的让自己,不那么愤怒呢?又或者,该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

其实只需要注意两点。

第一点,改变看问题的方式。

有一句话叫做,不是发生的事情伤害你,是你看问题的方式伤害你。

同样,愤怒也是如此。有时让你愤怒的不是那些事情本身,而是你看事情的观点和方式,让你怒不可遏。

举个简单的例子,前一段时间,有位澳洲归国女华人,居然在隔离期间,不听警察叔叔的话,非要跑出去跑步,结果不仅工作丢了,还被网友喷成筛子,一直到事情过去这么久了,提起该女子,大家还是气得不行。

但是,如果你看看外国新闻,你会发现,我们隔离期间老老实实呆在家,他们依然我行我素的到处乱窜。

有市长去公园驱逐聚众人群;有市长在线吐槽大家平时不跑步,一隔离了就开始要跑步了;还有市长每天开着巡逻车赶人;

看完你会觉得,他们的警察干嘛去了,为何市长大人亲自出马?外国市长这么闲吗?

但是你想想,这些人连市长的话都不听,警察敢动他们吗?

你可能又会说,那他们就呆在国外别回来呀,但是我们疫情爆发的时候,不是也有好多人出国避难吗,现在中国疫情控制住了,他们想回来避难,所谓趋利避害,人之常情,初来乍到不适应,也很正常,更何况她为此连工作都丢了,我们何必义愤填膺,气坏自己呢?

再比如,因为个别留学生太矫情,导致大家纷纷气得不行,觉得留学生花钱去学习,结果素养搞成这样,进而有网友愤而表示,不应该接纳留学生回国,还有网友为国担忧,觉得留学生难以真正为国做贡献。

但如果你看一下大数据会发现,中国每年去国外的留学生,高达几百万,这几个案例的数据扔进去,连水花都溅不起来,所以有何担忧,又有何气愤的呢。

因此,想要不那么容易气愤,想要整个舆论环境不充斥着戾气,需要更多人改变看问题的方式,而改变的基础在于,全面,客观,理性的看问题。

心理学上有一个错误归因,意思是我们对自己的过错,倾向于情境归因,比如当时的环境,语境,自己的状态等等。

而我们对于别人的过错,容易人格归因,倾向于认为,他就是品行有问题,就是不爱国,就是人格有缺陷。

造成这种归因错误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们了解自己犯错误时的细节,所以倾向于理解,而不愿意了解别人犯错误时的环境,处境,性格,习惯,所以,倾向于粗暴的判断。

所以,未来,如果我们想要正确归因,不那么大动肝火,就需要在遇到别人的过错时,尽可能多的了解细节,详情。

第二点,提高社会容错率,需要我们建立自我同情心。

我是一个高敏感,又属于逆反型人格的人,这就注定了我想法多,容易较劲,所以我曾经因为工作上压力太大,生活上的一些不如意,导致情绪抑郁。

后来,当抑郁症已经严重影响我的生活时,我开始学习心理学,改变生活方式,学会自我疗愈,只用了大半年时间,我的抑郁症就被自己治好了。

这其中,我学会的最重要一种能力,就是自我同情。

自我同情,听着很软弱,但是自我同情,意味着你明白自己是一个人,洞穿自己的脆弱,无能为力,从而接纳真实的自己。

并且,当你学会自我同情之后,你才能真正的同情别人。

我过去以为自己很有同情心,但是当我学会自我同情之后,我才发现我过去的同情,是建立在道德优越感之上的,是硬邦邦的,冰冷的。

但是,当我对自己充满同情的时候,我在看待别人的问题时,才能够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学会共情,理解他人局限和脆弱,然后让内心,也我变得越来越软,越来越容易体谅。

我们总是以为,人应该练就一颗金刚心,才能克服一切人生的艰难。

但其实金刚心虽然硬,每一次碰撞也会带来划痕和损伤,真正的强大,是从练就一颗柔软的心开始的,内心柔软有弹性,任何尖锐的东西扔进来,都不会缔造伤害,或者至少,将伤害降到最低。

当你对自己同情,对别人同情,内心越来越柔软之后,你的容错率会变高,那么,你就不会因为自己或别人的一丁点过错,就气得不行,气得心肝脾肺疼。

对自己的容错率高,对别人的容错率高。

整个社会才能变成一个平和的社区,而非乌烟瘴气的战场。

最近读《幽梦影》,古人有关于善恶的判断,让我非常感动,古人认为: 无善无恶是圣人;善多恶少是贤者;善少恶多是庸人;有恶无善是小人;有善无恶是仙佛。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没有善行也不做恶,就是圣人;善行很多,恶行很少,就是贤者;善行很少,恶行很多,就是庸人;恶行很多却没有善行,就是小人;善行很多,没有恶行,就是仙佛。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基本就已经在及格线以上了,更何况大多数人还达到了圣贤的水平。

古人如此宽待于人,我们今人,何必连古人也不如呢。

要知道,凡是对人不近人情的,很少有不成为大奸大恶之人的。

气大伤身,毒气淤积久了,人也会变成一个有毒的人。

文 | 巴黎夜玫瑰

图 | 网络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