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于成江

教育部正式发布“双万计划”,普通高校迎来发展良机!

于成江  · 简书  ·  · 2019-04-10 11:30

昨天,教育部一声不响的在官网上公布了一个重大的改革计划。这份计划被称作“双万计划”,建设内容是在2021年之前,建设1万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万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这一计划是继“双一流”计划公布之后,教育部对于高等教育尤其是本科教育的又一项重磅举措。这对于高校正在进行的双一流建设是一个补充,从教育部公布的这一信号可以看出,目前高等教育发展已经成为了头等重要之事。

教育部9日发布通知,决定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2019年至2021年建设1万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万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

通知称,一流本科专业点建设面向各类高校,在不同类型的普通本科高校建设一流本科专业,鼓励分类发展、特色发展。同时面向全部专业,覆盖全部92个本科专业类,分年度开展一流本科专业点建设。

通知提到,报送高校应积极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紧扣国家发展需求,主动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着力深化专业综合改革,优化专业结构,积极发展新兴专业,改造提升传统专业,打造特色优势专业。

从“双万计划”的建设内容和目标可以非常明显的看出,这份计划是对双一流高校建设范围的扩展。双一流学科公布之时,当时仅有140所高校465个世界一流学科入选。而本次双万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已经不再是重点大学,而是绝大多数的普通高校。那么,双万计划的入选专业都有哪些呢?小编将本次“双万计划”和“双一流”学科入选情况做了个对比,结果如下: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本次公布的双万计划本科专业名单和双一流学科名单有明显的差别。双万计划中,重点建设的学科包括工商管理类、外国语言文学类、计算机类、设计学类、电子信息类和机械类等大众化的专业,这些专业绝大多数高校都已开设。而双一流高校中的世界一流学科面向的是世界高校的竞争,选择的多数都是国内高校实力位居世界前列的学科。双一流入选学科数最多的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数学等专业,这与双万计划的重点建设学科明显不同。

从教育部公布的“双万计划”情况来看,高校教育改革的方向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在双一流公布之时,提出在短期内重点打造几所世界一流大学。而如今的双万计划,其目标成为了普通高校学科实力的整体提升,从点的突破改成了面的提高。这对于占据国内高校数量90%以上的普通本科高校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利好。尤其是那些落选“双一流”学科的双非大学,像燕山大学、山西大学、江苏大学等,这是一个逆袭的好机会。未来3年将会是这些普通高校最好的机会,能够抓住机会得到国家级一流学科的高校将会迎来发展的良机。

对于教育部发布的“双万计划”,你怎么看呢?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