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与Winter的五百天

「爱在三部曲」:和一个陌生人来一场转瞬即逝的爱情

与Winter的五百天  · 简书  ·  · 2018-01-25 20:46

美好的旅程来自于对未知的期待和未来的设想。

你有没有想过和一个素昧平生的人一起走过你的旅程的一小部分?

或许你的目的地还有很多,但是在这场旅行故事的中途,他(她)的出现让你感到好奇——他在一座陌生的城市下车,或许已经再无相见的机会。那么,你会选择继续前行,还是选择留下?

我们确实总会被未知的、好看的事物迷住,也会被同样的人所吸引,那些发生在你脑海中的想法,你做了多少?

我很喜欢一些电影里的以上这些设定,因为他们足够有趣,也足够深情。我想我所说的下面这几部电影就属于这个类型。

我在标题中所提到的「爱在三部曲」,是《爱在黎明破晓前》、《爱在日落黄昏时》、《爱在午夜降临前》这三部作品。

故事是以一对年轻男女火车上的偶然相遇开始讲起的,在第一部《爱在黎明破晓前》里,男主角鼓动女主角下车和他一起游览一座未知的城市,并因此共同在这座城市里度过了一天一夜的美好时光——电影所讲述的,就是发生在这段时间里他们的故事。

在旅途的中间,遇见了一位从未见过面的陌生异性,并愿意大胆的接受他(她)的邀请去做一件疯狂的事情,这可能是我们在现实中想都不敢想的。

故事吸引你的地方也就在这里,并且很多电影其实都是如此,在《与莎莫的五百天》里,汤姆失去了Summer,但是又遇见了Autumn,在遇见后者的过程中,故事里有这样一段旁白:

如果汤姆学到了任何事情,那就是你不能把重大的宇宙意义归结成简单的地球事件。巧合,一切都是如此,只有巧合,没别的。汤姆发现奇迹并不存在,没有命运这回事,事情不是注定好的,他知道了,他现在确定了。

就因为事情并不是天生注定的,所以才有了偶然性。在电影里,如果汤姆不抓住偶然见到这个心动女孩Autumn的机会的话,那么很可能就会错过她。

在电影《遗愿清单》里,如果主角科尔卡特没有选择完成人生目标清单上的计划的话,那么可能他们有生之年就没有机会完成清单上的计划了。

对于像汤姆这样的年轻人来说,时间还有很多,但是如果错过了一个人或是一件事情,那么可能在之后就很少有机会在遇到了;而对老人来说,一切都在倒计时,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留给他们疯狂的时间则更少了。

所以,再回头看《爱在黎明破晓前》的剧情的话,你就应该明白为什么这部电影能给人这么多的感触——它带给人们的并不仅仅是一段浪漫的爱情,还有对爱情的探索和思考。这个探索和思考的过程是我比较喜欢的——虽然我本身并不喜欢这类话痨电影,但是不得不说这三部电影的整体水平还是不错的,因为立意足够高,我在看三部曲的第一部《爱在黎明破晓前》的时候,男主说了一段话:

我通常想逃避我自己。

我没去过我没去过的地方。

我没吻过我没吻过的人。

没看过我没看过的电影。

......

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有一大堆人厌恶自己的原因,因为他们不想面对(真正的)自己。

这段话很有意思,因为它确实是我们生活现象的一种常态——这种常态就是选择封闭自己,不再接受新的事物。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把自己封闭起来,不再接受新的事物而选择保持现状,是最舒适的生活方式。

像我在前几年系统学习编剧的时候,一开始挑选电影,只会选择那些老的、经典的大师作品,那几年几乎从来没有接触过经典国语电影,再到这几年,逐渐的由外国经典电影过渡到国内经典电影再到经典好莱坞类型电影,最后则是无所不看:无论观看哪一部电影,我都不会拒绝——在这个过渡过程中,理解的最深的,也就莫过于对自身的理解,在接触新事物的过程,我们确实会学到很多东西,并且那些未知的领域并不可怕,可怕是我们那畏葸不前的心。

所以,你会发现,有些电影讲励志,有些电影讲执着,而这部电影,则是讲探索的。

关于什么的探索呢?

关于「爱情」的探索。

但是在三部电影中,「主题」却是不同的

像是在第二部电影《爱在日落黄昏时》里,女主角和男主角谈论的话题有两个大方面,一方面是过去,而另一方面则是现在。讲到过去时,是爱情,而讲到现在,则是生活——一切都已经过去,成为回忆,而影响现在的,除了当下以外,就是这些回忆

而在《爱在午夜降临前》中,最核心的一个段落,莫过于对男女主角重建家庭里各种冲突的侧写——这些冲突在故事的最后迎来了大高潮,而他们必须要解决两个问题才能解决掉这些冲突:如何生活以及如何爱?

当这些都被解决的时候,他们才能更好的回归生活,重新站在一起。

三部电影中,主题分别是:爱情、回忆和生活,但是其实在本质上他们都与爱情有关。

我在看完了三部曲之后,把这三部电影的戏剧冲突归类为以下三种:

《爱在黎明破晓前》:理想与现实

《爱在日落黄昏时》:当下与过去

《爱在午夜降临前》:现实与理想

你会发现,兜兜转转,电影在最后,又回到了一开始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上了,虽然我还是要重申我并不喜欢这类话痨电影,但是它确实足够独特。三部作品用了三种角度,去诠释一个主题的电影很少见,像是《教父》这类系列电影,虽然不是在讲爱情故事,但两者在整体上的故事结构是相通的。很多人说这三部电影属于哲学电影,就是因为电影本身的宏观性和环状结构,如果在对白上稍微能够精简一些,这部电影会更好。

以后这类电影熟悉了解了之后,我会尝试着对这类电影进行分析,这篇文章就写到这里。

最后,谢谢观看。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