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胡俊0320

「RIA学习力」《认知天性》No.9,胡俊

胡俊0320  · 简书  ·  · 2019-07-16 12:21

拆页十

来自第五章《打造适合自己的心智模型》

P131

你无法从不擅长的事情里学到知识

无法胜任某项工作的人缺乏提高自己的能力,因为他们分不清能与不能之间的区别。这种现象被称为“邓宁一克鲁格效应”,是元认知中一个较为热门的议题。发现这一现象的人是心理学家大卫•邓宁与贾斯汀•克鲁格。他们的研究显示,不能胜任某项工作的人会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而且感觉不到自己的表现与实际要求之间的差距,觉得没有必要试着改进。(两人有关这一议题的第一篇论文的题目就是《不擅长与没想到》。)邓宁与克鲁格还发现,可以教育不能胜任某项工作的人,让他们学着准确判断自己的表现,从而提高他们的能力,简而言之就是让他们的元认知更为准确。一系列研究证明了这一发现,他们两个人让学生参加逻辑测验,并要求学生们评估自己的表现。第一项实验的结果证实了预想的情况,即能力最差的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茫然不知,平均得分在后12%的学生相信自己的一般逻辑推理能力排在前68%。在第二项实验中,等学生参加过第一次测验并评估了自己的表现后,研究人员会给他们看另一组学生的答案,然后让他们看自己的答案,要求他们重新估算自己回答正确的题目数量。得分在后25%的学生在看到同学更优秀的作答后,还是不能准确判断自己的表现。事实上,这些学生仍倾向于更加高估自己的能力。

第三项实验研究了表现不佳的人能否学着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在逻辑推理测验中,给学生们出10道题目,测验后要求他们评估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测验成绩。同样,得分在最后25%的学生对自己的表现估计过高。接下来,其中半数学生接受10分钟的逻辑培训(内容是如何验证演绎推理的准确性),另一半学生则进行不相干的任务,之后让全体学生重估自己的测验成绩。现在,那些受过培训的学生能够较为准确地估计出自己做对题目的数量,也能清醒地比较自己与他人的成绩;而那些没有受过培训的学生则坚持己见,认为自己表现得很好。

不能胜任某项工作的人是无法从自己不擅长的事情中学到东西的。为什么会这样呢?邓宁与克鲁格有几条理论。其中一条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很少从其他人那里获得关于自己技能与能力的负面反馈,因为人们不喜欢讲坏消息。即便有人能得到负面反馈,他们还必须准确理解为什么会失败。要成功需要做对所有的事情。相反,失败则可以归结到任何一个外部理由上:做不好事情怪工具不合适是很容易的。邓宁与克鲁格还提出,某些人只是不够敏锐,意识不到其他人的表现如何,因此他们不太能看出任务所需的能力要求,这就导致他们在做比较时对自己表现的判断较差。

「I,重述知识」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不能胜任某项工作的人,由于不能准确判断自己的能力,往往错误的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当事情没有做成的时候,容易通过外接去找原因,而不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因而无法从自己不擅长的事情中学到知识。

「A1,激活经验」学习,你需要老师

小时候,很羡慕大人们每天骑自行车,很想去学会这项技能。很多时候就会偷偷推着大人的自行车,来到大型停车场或者公园里面的空地上,根据自己看别人骑车的样子,自己学着去骑。摔过几次之后,很快就学会了骑车。

骑车上路属于比较简单的技能,通过自己摸索还是很容易就学会的。当然前提是你要克服摔跤的恐惧,同时在自我摸索的过程中,不要冒着太大的风险,不然很可能再也没机会去学了。

其实,学习任何技能,都应该去找老师学。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习是如此之方便,有真人老师、网络老师、书籍老师。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如果你真的希望学好一门技艺,真的需要好好的学习,培养自己的成长型思维。

最好的反例,中国的股票市场,为何那么多的韭菜???就因为很多人错误的评估自己的能力,不知者无畏!

「A2,规划运用」知道自己不知道,才能有效学习

学习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能够对自己的能力做出准确的判断。过高或者过低的评估,对于学习都是不利的。

教学的初期,针对教学目标,应当给出一个客观的评估标准。让学员首先对自己有一个评估,然后利用小组学习的方式,让组员之间再进行一次相互评估,让学员能够大概准确地知道自己的能力范围在哪里。

教学的过程中,建立相互学习的机制,小组内部相互帮扶。最好的学习就是教会别人,通过教别人,可以获得别人的反馈,能够更好的判断自己的学习情况。同时应该穿插不同的小测试,让大家客观的知道自己到底会还是不会,会在哪里,不会又在哪里。

教学结束的时候,可以引导学员去做整个学习过程的检索,并通过最初给出的评估标准,建立相对准确的评估。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