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河北何西
挺普通的年轻妈妈,爱好文字,有一点书生气,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今天看啥  ›  专栏  ›  河北何西

读过《我们仨》

河北何西  · 简书  ·  · 2019-07-24 22:48

昨天,今天,读过了《我们仨》。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世人都认为钱钟书“笨手拙脚”,杨绛无所不能,婚姻中杨绛一直在包容钱钟书,其实不然。

他们相遇即是在清华,两个人都是出身书香门第,又都是学霸级的人物,两人都拿到了国外大学的奖学金,杨绛的学校不理想,所以婚后陪读钱钟书,去了英国。

他们租了独立寓所后的第一天,钱钟书起床煮了红茶牛奶,做好了早餐,端到杨绛的床上,让爱人食用,钱钟书习惯早睡早起,杨绛习惯晚睡晚起,所以早餐都是钱钟书来做的。

杨绛喜欢运动,钱钟书喜欢宅,他读了几年的清华,北京只去过香山。但是婚后,钱钟书每天陪杨绛去散步,并称之为“探险”,数十年如一日。

看,杨绛对钱钟书付出的很多,钱钟书也为了杨绛付出了很多,他们相濡以沫,互相扶持,感情深厚。一个人再好,遇不到珍惜的人也是枉然。

圆圆是他们唯一的女儿,自幼聪慧过人,初识字时就是过目不忘,被一家人都视为“读书的种子”,只是身体一直不好,休学的时间远大于上学的时间,因母亲教诲,她的功课还是遥遥领先,上学的几个学年都是“三好学生”,而且学了那么多年的英语,突然改成俄语,竟然丝毫不费力,母亲教导的代数居然考了满分,真是基因强大的很。

后因癌症晚期住院,还在写“我们仨”,于去世前六天停笔,不放心母亲的生活,去世前三天,还在写信教母亲做一些简单的饭菜。

三人学问深厚,为人幽默风趣,善良正直,相处起来互相关心爱护,彼此深爱。

钱钟书留学时正是抗战期间,两人都是资深的大户人家,看一看学霸们的生活状态,才知道,读书无用论是那么的无知浅薄,经过数代人的博学,修养和内涵都是长在骨子里的,他们的互相理解和爱护是那么的温暖、温馨,与我们白丁之间的家长里短,撒泼打架真真的不同,我觉得,你应该看看这本书。

图片发自简书App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