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彦绫

2019109 ​高能,还是高分?

彦绫  · 简书  ·  · 2019-04-19 06:22
摄影:彦绫

美国桥水创始人瑞·达利欧在《原则》里有这样几句话:“在很大程度上,因为学习成绩是最容易被衡量的,在学校里,决定成功的能力在于记忆力和调取记忆内容的速度,因此学习成绩是体现这些素质的绝佳标杆。学习成绩还是衡量一个人追求成功的决心,以及坚守志向的意愿和能力的良好标准。”

“但是,当评估一位应聘人的常识、眼界、创造力或者决事能力时,学习成绩的价值就很有限了。由于这些品质才是最重要的,你在确定应聘人是否具有这些品质时,要看学业以外的东西。”

作为普通人,我们都常常认为高分等于高能。只是,这只是作为我们抬头向上看的角度,如果换成站在更高场次上的人来看,就变成瑞·达利欧的角度了。

什么分数才算高?标准不同,答案不同;环境不同,答案不同。甚至就像能力一样,环境不同,结论也不同。

春节才过的那段日子,回家过节的人又纷纷出来打工。那些急需劳务人员的工厂们开出高薪,急聘操作熟练的员工。有一个初中文凭的年轻女性,她来自农村,可是她的月薪高达1.8W,这是无数大学生工作几年甚至一辈子都无法达到的数字。然而,这名女工的工作时长每天都超过12小时,她在每天的工作时间段里忙碌而机械地缝纫着衣服。

同样,也有很多人吃不了这个苦,比如从大学里毕业出来的人,他们更向往办公室的环境:钱多事少离家近,这是最好的选择。相对于这名女工来说,大学毕业的人都是高分人士,可是他们吃不了苦。对于大学生来说,这样低能、工作时间又长的事,工资高又怎么样?我们要享受的是生活。

岁月静好,是建立在有人负重的基础上。要么别人为自己负重,要么是自己为自己负重。

生活好的标准又是什么?好房好车好存款?还是灵魂丰盈?现实可以告诉我们,钱似乎变成了衡量的重要标准,可是总有一些人在达到财务自由之后,也能灵魂丰盈。

终归,财务自由加灵魂丰盈的人很少,如果非要用一个定律来说明问题的话,我想还是28定律更适合。

要承认,我们绝大多数都是普通人,更多的人没有漂亮的文笔;更多的人不擅于表达;更多的人只能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昨天;更多的人还在为生活而挣扎;更多的人没有多少赚钱的能力;更多的人都不爱阅读,等等。高分,又如何?高分的人也一样有这些现象。

出了校门,分数几乎不管用。能力却开始显示出一个人对社会适应及生存的样子。

对于招聘单位来说,他们需要的是能解决问题的人;对于求职的人来说,他们需要展示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双方都会互相拿出时间来适应,而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总是适者生存。很残酷,却也很现实,就算怀抱理想,也要去适应这个社会才能实现梦想。

我们不能光去赞美荷花的高洁,只去赞美她出淤泥而不染,要知道,如果没有淤泥的培养,她的美丽就只存在于想象之中。

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并不是真的漂浮在空中的。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