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暴走的TA

体积的使用 阴影控制

暴走的TA  · 简书  ·  · 2021-03-14 07:38

简介: Unity HDRP 通过体积框架来实现了一些光照和阴影的控制。我们这里先介绍一下能对几个阴影的控制功能进行简单讲解。
版本: Unity2019.4.12f1 HDRP 7.5.1

准备

  • HDRP 管线提供三种阴影功能,它们是:
    1. 阴影:可以控制本体积内的阴影级联和阴影距离
    2.微阴影:主要用于根据法线生成投影效果,属于后处理类型
    3. 接触阴影:是在屏幕空间内用来补充常规阴影无法捕获的阴影细节,属于后处理类型

  • 将 Shadows、MicroShadows、ContactShadows 都添加到我们的体积组件上 ,我们逐一讲解

将三种阴影效果添加到体积组件上
  • 在项目设置内,将阴影模式调整DistanceShadowmask 便于我们观察级联效果


    Edit->ProjectSettings

Shadows 阴影

  • 本功能主要用来控制级联阴影的效果,级联阴影的作用就是,在指定的范围内,按照指定的比例,使用不用精度的实时阴影,距离相机进的位置阴影精度越高,距离相机远的位置阴影精度越低。

  • MaxDistance 距离相机在此范围内会产生实时阴影,在这个距离之外会使用灯光贴图。级联阴影的级联范围就是这里设置的值。

  • 要观察实时级联阴影效果需要开启级联开关,位置在ProjectSettings->HDRP->Lighting->Use Contact Shadows,勾选上需要开启级联阴影的品级

开启对应品级的级联阴影
  • VisualLizeCascdes 按下后,以可视化的状态在Scene窗口中显示不同位置所属于的级联等级,显示的颜色和最下方 CascadeSplits 的颜色一致。
可视化级联阴影等级
距离设置为2米时,可以看到,两米之外使用的是烘焙的灯光贴图,两米之内使用的是实时光影,可以观察到场景中用红色的线条圈起来的部分有明显的分界线
  • Working Unit 此属性以下级联阴影相关功能使用的单位,有两种,一个是 meter (米),一个是Percent(百分比),一般建议使用米,好理解,易操作。
两种工作单位
  • Transmission Multiplier 设置方向光在较厚对象上透射的光线时由 HDRP 应用于该光线的乘数。

  • Cascade Count 级联数量 1 - 4 级,值越大,级联数量越多

四级级联

二级级联
  • Split 对应级联的切分结束位置,这个属性的数量与级联的数量 - 1 相对应,因为最后一个级联的结束位置不需要指定。
重新调整级联切分位置
  • Border 级联边界混合, 从结束位置向开始位置过度,值越大,当前级联被过渡掉的部分越多,值为 0 时没有过渡。最大值为当前级联结束位置在总距离上的百分比。
调整级联 1 的边界过渡
  • Cascade Splits 级联切分,当上面的 split 或 border 属性激活时,这里的锚点可以直接拖动,上方是锚点是级联结束切分,锚点的下方是过渡边界的切分,从这里调节更方便和直观。

MicroShadows 微阴影

  • 在屏幕空间内,根据AO和法线计算细小的阴影效果,开启后可以丰富画面细节。
关闭状态

开启状态
  • opacity 微阴影的强度控制
微阴影强度减半

ContactShadow 接触阴影

  • 使用接触阴影可以捕捉一些实时光影无法捕获的细节
  • 普通的基础阴影效果一般,开启光线追踪版会有极大的提升
  • 只要网格渲染器使用的材质会写入到深度缓冲区,光源便会投射接触阴影。这一点与您启用还是禁用网格渲染器上的 Cast Shadows 属性无关
接触阴影属性
  • length 使用滑动条设置 HDRP 要追踪的光线长度(以米为单位)。还可以作为光线能够捕捉细节的最大距离
  • DistanceScaleFactor 按距离放大接触阴影。请使用滑动条设置 HDRP 用于抑制该缩放比例(以避免因距离而产生瑕疵)的值。
    MaxDistance 与摄像机之间的距离(以米为单位):HDRP 从此距离处开始将接触阴影淡出为零
  • FadeDistance HDRP 从 Max Distance 位置开始淡出接触阴影的距离(以米为单位)。
  • Opacity 控制接触阴影的透明度
  • Quality 质量控制,分为三级和一个自定义等级
质量控制
  • SampleCount 采样数量,用来计算接触阴影的射线数量,值越高效果越好。Quality 设置为 Custom 时可以配置。不考虑性能的话建议直接设置最大值。
采样数为6

采样数64,强度设置为0.8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