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啥推荐读物
专栏名称: 专三千
一个粗糙的人 公众号:专三千 文章首发公众号 一些文章只发公众号 奇思妙想主编 约稿、转载请私信 微信:zeng6964288 我已委托“维权骑士”(rightknights.com)为我的文章进行维权行动
今天看啥  ›  专栏  ›  专三千

明年你想怎么跟朋友吹牛逼

专三千  · 简书  ·  · 2018-01-03 22:41

大家好,我是专三千。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是今天晚上开始放假吧,让我猜一下,你们中间的很多人,现在在干什么。你们也可以弹幕告诉我,让我看一下自己有没有打脸。

我猜你们有些人正在去旅行或者回家的火车上,你们也可能已经吃完一顿热腾腾的晚餐;也有可能你什么都没干久违地躺在沙发上或者床上。

总之,非常感谢大家在这个标志着一年结束的“元旦假期”的开始,还准时来到直播间。

好的,欢迎来到《三千扯淡》,接下来我们就开始这一期的扯淡。这一期的主题是“2017 最后一次认真地长大。”

在解释这个题目之前,我先说一个我小时候的梦想吧。我最小的时候,梦想很简单,就是脖子上能吊个东西,别误会,我不是说非得吊项链吊坠啥的,我就是单纯想吊个东西。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我看到三年级的学生脖子上都回吊这么一个东西,那是家里的钥匙。

我在我很多文章里都写过我小时候是住在我姨妈家的,那时候我太小,身上带钥匙我姨妈怕被一些图谋不轨的人拿走,去家里偷东西。所以我姨妈一直都没有给我,我也没好意思开口要。

我从小就这样,想要就要得到,得不到,就创造条件假装得到了。我找遍文具盒里所有的东西,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方便的,而且可以吊在脖子上的东西,那就是削铅笔的小刀。相信大家很多人都见过或者用过这种小刀,上面有一个小孔,可以串一根毛线绳挂在脖子上。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回家偷偷剪了一截黄色的羊毛线,就把它串起来挂在脖子上了。当然我刚挂上没有十分钟,就被班主任因为“小刀挂在胸前太危险”为名没收了。

这是我的第一个强烈的欲望,我没有求别人,但是我实现了,我体验了脖子上挂东西的感觉,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分钟,但是我感受到了。其实那并不好受,走路的时候它就一前一后地锤我的胸口,而且它又不是小拳拳锤胸口那种,而是小刀刀扎心口。那时候我向往的到底是什么?真的是胸口挂东西吗?

不,不是的,我只是看到比我大一点的孩子脖子上挂东西才开始羡慕,我向往的不是脖子挂东西这件事本身,而是我想快一点长大,快一点成为像三年级学生那样的孩子。被缴了小刀之后我看了一本故事书,从那时候起我想当一个写书的人。

从我出生到现在,每年的这个时刻,亲人朋友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又长大一岁了。”几岁的时候可以用“长大”,十几岁的时候也可以用“长大”,但是今年不一样了,今年我20了。

2017年年初的时候,我还是准备考研的。因为我们老师告诉我,我们这个专业不考研是没前途的,我也觉得考研是个好选择。因为考研我还可以继续在学校厮混三年,我还可以继续无忧无虑地打三年的游戏,我还可以继续毫无压力地放飞自我。

除了考研本身的吸引之外,更大的推动力其实是对社会的恐惧。

所以整个17年一年,我都以为自己会考研,而且一度在为此作准备。甚至在毕业生的跳蚤市场里买了好几本考研的资料。准备先看看,当然,这几本书的命运你们也能猜到,其中一本被我用来垫桌脚,另外两本不知所踪。

我这一年依旧浑浑噩噩,特别是下学期,大三了,早上前两节基本都没课,早上不睡到八九点就不可能醒。到了冬天,那就更别说了,就算六点醒也要在被子里窝到九点半才起。

唯有一件事,无论我处于什么状态我都会做,那就是写文。写文或许已经不是一个任务,而是一种生活。我从小就是个话唠,以前读书的时候所有的老师都嫌我嘴多,老师讲一句我就要接两句,基本上是老师趁我不讲话的间隙在讲课。小时候大家都单纯,大家都愿意听我讲。但是越长大,我发现话多的人似乎不是那么受欢迎,于是我就得憋着,一般不熟悉的场合我就不太讲话了。到了大学,课堂上老师点我起来回答问题我都已经不想答了,更别说主动接话了。

也就是我讲话的机会减少了,但是我讲话的冲动并没有消除。我一定要找一个场合释放这种冲动,最好的办法,即不影响他人又低成本的办法就是写文。把笔当成嘴,把笔记本当成听众,把它写下来。所以我写文没有别的理由,仅仅是一种释放,更像一种必要的生理需求。

但是当2017年快结束的时候,也就是现在,你们猜我还决定去考研吗?我已经决定不考研了,原因很简单,因为有一份很适合我,而且我觉得有发展的工作找上了我。

现在我就要开始谈第一个主题:既然计划赶不上变化,我们还要不要制定计划?

大家听我之前讲的一番话肯定以为我会说:“不要制定计划,所有的计划都是用来被打破的。”其实我一开始确实想这么说的,但是当我在准备这期节目的时候,我仔细思考之后,我忽然发现,并不是这样,事情比表面看到的可能要复杂很多。

我今年的刚开始的计划,也就是“考研”看起来是被打破了,但是我忽然想起我很久之前的一个计划。就是我当我小刀被缴了之后想做的那个计划——做一个写书的人。

也就是说,关于计划,它一定是会有变故的,但是你那个远大的坚定的计划,其实还是没有变的。所以我先下一个结论,“计划是有必要的,而且非常重要”。你有了一个长远的计划,可以不明确,但是起码有了一个目标,这个目标要你足够满意,这个目标要足够有吸引力。这样你在生活中,你在做选择的时候,你在不知所措的时候,你不知道该走向何方的时候你只要往离那个目标更近的方向迈一步就好了。以我自己为例子,我一直想当个写东西的人,我那时候的梦想是在20岁之前出本书,因为我觉得出名要趁早。所以我做任何选择的时候,我都在想,是不是能朝这个目标靠一靠。

所以我高考完选择要不要复读的时候,我想我去大学写东西只要有自习室就行了吧,哪个大学都一样,所以我没有去复读。所以当我今年年初决定考研的时候,是因为那时候我觉得考研提升自己对写文章有帮助;所以当年底以位做内容的大佬邀请我去新世相组建团队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选择放弃考研,直接去北京实习。是因为这时候,这个选择离我最开始的那个目标更近。

而除了这么长远的计划,那年计划需不需要呢?需要的话怎么制定呢?

我之前做过年计划,真的,做过很详细的年计划。但是我做年计划很快就会发现,我现在根本就不知道我明年的五月份该干嘛,真的,开局一张白纸,计划全靠编。知道后来,有一年年底我在好朋友聚会上看他们吹牛逼的时候,我苦苦地思索我这一年值得吹的事情,结果一件都没有想出。但是,写东西的人嘛,就这一个好处,没有牛逼可吹,那就创造牛逼去吹。吹完后我忽然想到,这样的吹牛逼大会每年都要召开啊,我明年该怎么吹呢?

吹我在网上写文章有多少粉丝?吹我签了某个文化公司?吹我签了出版合同?还是吹我今年拿了多少稿费?想着想着我一拍大腿,既然我明年想这么吹,那我为什么不直接把这事当成我的明年的计划呢?于是我就这么做了,到了今年,好几个牛逼看来是可以吹了。

以上说的是关于个人的计划,接下来要说的是我关于时间分配的一些想法。

我是个大学生,每天课不多,生活没有负担,除去睡觉平均每天有6小时以上的自由支配时间。这可能是我人生中最轻松的一段岁月,但是,我还是觉得自己很忙碌时间不够,甚至很多工作都需要熬夜完成。

当我沉浸在生活中的时候我没有察觉,但是当我回头看的时候却发现这个问题太严重了。我相信大家都深有体会,那就是感觉自己的时间不够用。

就算洗衣机解放了双手,汽车解放了双脚,有外卖解决了吃饭问题,我们还是觉得时间不够。

接下来我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今天是周一,你领导忽然交给你一个需要7小时才能完成的工作,要求你在一周内完成,并且原本你需要做的工作都还需要做。你现在是什么感受,告诉我,别掩饰。我告诉你我是什么感受,我肯定会骂人,我去你的,你想把我累死!但是,接下来我再问一个问题,你的好朋友给你推荐了一部剧,一共有7集,每集一个小时,你看了觉得特别对胃口,你觉得你一星期内能看完吗?

我亲身经历过,这学期的某个星期,有编辑找我约稿,那个稿件我估计大约要花费8个小时,我当时觉得我那周太忙了,所以拒绝了。但是我拒绝之后,有一位朋友给我安利了一部国产高分网剧《白夜追凶》,然后我仅仅花了五天,就把那部剧给看完了,那部剧一共32集,每集平均45分钟,合计24小时。如果你给我一件需要24小时才能干完的活,让我五天内完成你觉得我会接吗,我肯定会说你走吧谢我不是铁打的。但事实上,我却能在五天内抽出24小时来看电视剧。

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优先级的问题,因为我们总喜欢把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排在前面,看电视剧我们总排在前面,吃完饭马上就去看,但是如果是工作你肯定不会吃完饭立刻去,就算非常紧急你也会故意走慢一点拖时间让自己晚点到达办公桌前。我讲这个体验是想告诉大家,我们的时间比我们自己以为的要充足得多,我们只需要把重要的事情优先级提高,我们就有足够的能完成它。

当然,说道这里,另一个问题又出现了,怎么把重要事情的优先级提高。我们大部分都是拖延症患者,这对我们来说难度是非常大的。

我们都喜欢先干自己喜欢的事,逼不得已临近期限再干自己不喜欢的事,而不喜欢的往往又是特别重要的事。我们一定要从心态上树立:“麻烦的事迟到都要干,留到最后心里硌得慌,做喜欢的事也开心不起来,最先做完,后面都是美滋滋的好日子。”

首先我想说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管怎么样,你安慰自己“先开个头”。我们天天念叨的那句“万事开头难”。它是正确的,而且正确得不容置疑。拿我最近写论文来举例,我需要写一篇论文,这是三个星期前布置的任务,下星期就要交了。我早就把它贴在我电脑的显示屏上,而且用红笔标注了“重要任务”,我做这件事的目的是为了让我重视它,但是我每次打开电脑的时候都视而不见。直到前天,我逼着自己关了电脑,翻开从图书馆借的书,确定了一个论文题目。我仅仅写了一个题目还有摘要和关键词而已,等我第二天再打开电脑的时候我就自然地想去完成它。因为我昨晚查了资料翻了书,如果过几天忘了再来写的话又要多浪费时间。所以我就硬着头皮继续写,到现在这篇论文已经完成得差不多了。

但是仅仅有开始这是不够的。开始之后,我们仍然有很大的概率置之不理,那么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做另一个工作,就是把困难的问题简单化。很多事情我们之所以拖是因为我们觉得难度太大,在开始这件事后我们需要试着把它简单化。比如我之前的那篇论文,在我开好头后,第二天我就告诉自己,写完第一部分的一千个字就好了,结果我不仅写完了第一部分还超额完成了第二部分的开头。

最后,就是把奖励推后。在生活中我们常见的状态是怎么样?我们经常在开始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之前会给自己一个鼓励,比如我之前在写文章之前都去买一瓶啤酒。结果喝啤酒的时候就不自觉地打开了电脑看视频,看着看着,一晚上就过去了。后来我试着换了种方式,先写文章,告诉自己写完文章就去买酒,还买点下酒菜。这样不仅写文章的效率更高,酒也变得更有味道。

好的,今晚和大家聊了这么多其实归根结底还是两句话:有一个为之奋斗的目标,并且从此刻起为之奋斗。

2017年,我很认真地长大了。总的来说,这个结尾很圆满,下一个开头,应该也不会太糟糕。我忽然很庆幸有“年”这个设定,它圈养着时间,虽然时间一直都在流逝,但是“年”会血淋淋地割裂给你看:“你生命的一大块,我切去了。”这个时代已经很难遇到这样诚实且良心的“结束机制”,不知不觉中我们生活中已经被太多“无限”包围。刷微博,它会一直给我刷新;看新闻,有无数的新闻给我推送;看视频,网络有无数的视频。

当一年结束,我们惊叹:“该死,一年怎么就这样过了。”这句话我们大部分人可以重复七十次以上。很多人会觉得这句话很恐怖,其实不然。更恐怖的是,没有“年”,一年不知不觉过去了,它没有给你提醒,它自动续上了。那时候我们能慨叹的可能只有:“该死,一辈子怎么就这样过了。”

每一年新开始的时候我都这样,带着放不下的眷恋,又暗自庆幸能重新开始。其实我们自己比谁都明白,一切都是和以前一样的,三天的假期不能改变什么,我们依旧穿着去年那件起毛的外套;还是踩着那双有点脱胶却总忘记买502的鞋;一样吃着那个味道不怎么样却足够便宜的小摊。

但是我需要这样一个节点,哪怕只有那么一瞬间可以放下身上的包袱。这让我以为自己可以重新开始,就像是点下电脑桌面上那个“清理”的按钮,我们都知道并没有什么作用,但是我们都会去点一下。

2017年就要结束了,像甜筒的最后一口,握在手里不舍得再轻轻舔一下,我们是那么想把它留下,但是它一直在融化。过去的一年,不管我们经历了什么,或许我们没有能够像自己以为的那样天下无敌,但是我们这一年都见证了自己的勇敢无畏。

无所谓,我们有资格向2017道别,因为我们都知道告别了它,明天会更好。

END


我是专三千

一个粗糙的人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