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啥推荐读物
专栏名称: 买烤鱼
思考是对智慧的追求,是人的本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今天看啥  ›  专栏  ›  买烤鱼

《善恶的彼岸》笔记——第一章 哲人的偏见(1)

买烤鱼  · 简书  ·  · 2019-10-29 08:16

1

追求真理的意志 将什么样的问题抛给我们。究竟谁在此向我们发问呢?究竟是我们身上的什么要“追求真理”呢?确实我们从驻足良久探讨这求真意志的 起因

直到我们想起一个更加基本的问题——我们开始追问起这意志的 价值 。倘若我们要的是真理,那么为什么要的不是非真理?不是缥缈不定,不是无知蒙昧?

体会 :由求真意志的起因想到求真意志的价值。

2

事物怎能来自其 对立面 ?例如真理滋生于非真理?或者 追求真理的意志 植根于 追求幻觉意志 ?或者无私行为源于利己心理?这种事是不可能发生的事,若这样梦想谁就是傻瓜,还可能更糟糕。凡是具有无上价值的事物定然 另有其自身的源头 ,它决不能生于这转瞬而逝、充满诱惑、虚幻和卑微的世界,绝不能生育这妄想与贪婪的大杂烩。他们乃是生于 存在 的怀抱、生于永恒、生于隐匿的神明、生于“ 自在之物 ”。

形而上学家的基本信念就是 对价值对立 的信念。尽管在开始时怀疑尤为重要,但是连他们中的谨慎者也没想到要这样去做,虽然他们还自诩 怀疑一切 。也就是说,人们完全可以怀疑: 首先 ,是否真的有这种对立存在; 其次 ,那些世俗 价值判断和价值对立 ,即形而上学家们盖上印章担保无误的东西,是否只是肤浅的判断,只是瞬间的景象,也许还是一隅之见,是自下而上的坐井观天。

但也许还有这样的情况: 对于一切生命来说都要来得更高尚和更基本的一些价值,可以划到表象、欺骗欲望、自私和贪婪的名下去。 甚至还可能是这样: 那些好的受人尊敬的事物的价值恰恰在于这些事物与坏的、表面上与之格格不入的事物之间令人尴尬的关联、纠缠、勾连,也许甚至两者本质上是一致。不过谁又愿意去关注这些危险的“也许”呢?为此必须等待一种 新型哲人 的出现,他们会拥有某些与迄今为止的哲人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品味和偏好,无论如何理解,他们会关注那些危险的“也许”!——而说实在的,我已经看到他们来了。

体会 :事物并非来自对立面,如有善才有恶,福兮祸兮。而哲人们却没有去怀疑这些。还有,善一定是好?或许善是坏的。

解释

自在之物是康德哲学中的概念,是人认知范围外的存在,人是无法认识的。

形而上学:哲学的基础学科,本体论。追问存在的超越可能经验范围的终极原因,探究存在的本质和规律性以及所有存在物的本源,追问上帝及其存在、本质和作用。

3

有意识的思维十有八九属于本能行为,哪怕是哲学思维也不例外。 意识 在任何决定性意义上都不是什么于本能相悖的东西,哲人的 有意识思维 大多受其本能地悄然控制,并被迫沿着特定轨道运行。在富于逻辑和看似独断的活动背后,是 价值判断 。说得更清楚些,是为了保持某种特定生命而提出的 生理要求 。例如,确定的事物比不确定的事物更有价值,表象的价值不如“真理”。如此这般的价值判断,虽然他们在调节方面对我们具有一定的重要性,但却是 肤浅 的判断,只是一种 特定的愚昧 ,对维持我们这样的生命 必不可少 的愚昧。也就是说,假设并非恰恰“人”才是万物的尺度。

体会 :价值判断是出于本能,即使是愚蠢的判断。

解释:

生理要求 :即便是真理观念或伦理和审美价值观念这样的最高原则,甚至所有思想的 逻辑基础 语法规则 以及某个历史时期的 风格 ,都源于他们各自 对生命的有用性 。尼采提出一种 生理归因 的方法,即可以将思想的基本概念归因于其结构的机体和需求,可以归因于人种、本能,最终可以归因于某种生命形式的 自我保存原则 。参见本章21节和第二章28节。

人是万物的尺度 :古希腊哲人普罗塔戈拉的话。没有绝对的普适真理,真理是和时间、语境相联系的,在这个意义上所有认识都是相对的,既受制于认识者的立足点。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