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陈续渊
全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今天看啥  ›  专栏  ›  陈续渊

为什么我建议通过翻译英文资料学习知识

陈续渊  · 掘金  ·  · 2019-04-17 17:47
阅读 18

为什么我建议通过翻译英文资料学习知识

引子

最近翻译了一些英文资料,并把它们发布在网上,感觉获益不浅。于是来深入谈谈这种学习方式,分享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英文资料”的定义

本文要说的“英文资料”,指的是以文字为媒介,英语为语言,篇幅稍长的文本资料。并且在这里仅局限于计算机领域。按照主流的获取渠道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

  • 官网文档

    某些开源项目官网,如nginx、elasticsearch、docker等。一般情况下,它们都含有Getting Started和Documentation两个部分。通过学习Getting Started可以快速入门,而在Documentation你可以看到更加详细以及进阶的知识。

  • 官方(项目作者)博客

  • 专门的tutorial网站

  • 英文书籍

  • 其它

翻译的好处

对比纯阅读母语文档来说,阅读英文资料并且将其翻译成母语有以下好处:

  • 强迫注意力集中

    几乎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精通母语的。于是相对而言,我们在阅读非母语文章时,显然要耗费更大的精力。这迫使我们集中注意力来理解句子的真正含义。而将其翻译出来无疑是双保险。为了将原文内容客观地表达出来,就已经需要不小的努力了。更何况如果要满足”信、达、雅“的业界标准,更是需要深厚的功力。所以为了完成翻译,我们的大脑想要走神可以说是难上加难。

  • 强迫精读文章

    由于我们需要翻译每一个词,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标点符号,这就逼迫我们必须逐行逐句地阅读。而不是走马观花,几秒就把文章滑到了底部。这样就在无形当中达到了精读文章的效果。

  • 加深知识理解

    彻底了解一件事的最好方法,就是把它教给别人。1946年由美国学者艾德加·戴尔提出的“学习金字塔”理论也支持这一观点。艾德加经过实验研究,表明学生在两周之后对知识的保持率,根据学习方法不同而排列如下:

    • 用耳朵听听讲,知识保留5%
    • 用眼睛阅读,知识保留10%
    • 视听结合,知识保留20%
    • ....
    • 教授给别人,知识保留90%

    在翻译文章的时候,如果是意译,这样就好比将知识教授给别人。这个“别人”"甚至可以是你自己。以母语的视角看一遍,将自己当成读者。另外最好的教就是最好的学",在翻译传授的过程当中,知识分享了出去,同时也加深了你对它的了解。当然写博客、技术分享等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 培养从国外获取最新技术知识的习惯

    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国外技术实力与氛围要好于国内。目前我们仍然是追随者与赶超者。绝大多数的开源框架、工具、语言的首发资料基本上是来自于国外网站。有的人可能就会想了,我看别人翻译的内容不就行了,费那么多事情干嘛。先抛开翻译水平层次不齐不谈,首先我觉得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是可能存在损耗的,其次被翻译的内容不一定适合你。自己有能力阅读的话,就拥有了更大的选择权。

  • 提高巩固英文水平

    双语的好处以及英语的重要不言而喻,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如何翻译

  • 选择感兴趣的内容

    老生常谈的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感兴趣的内容可以让你更加愉快地完成翻译。如果你在工作中能够使用到这些内容就更好了。

  • 尝试意译

    意译更富有挑战性,同时效果也更好。没有相关知识基础的话,意译输出的内容可能晦涩难懂。如果意译成功,在成就感爆棚的同时,你的写作技巧也可以得到锻炼。用自己的话描述你所接受到的知识,更能加深印象。

  • 不要轻易使用翻译软件

    这会让你养成依赖翻译软件的习惯。即使是陌生的单词,也可以先尝试着猜测,再对照翻译软件。

  • 将翻译后的文章发布到技术论坛

    翻译也是你的成果,发布到技术论坛,不仅可以作为个人品牌建设,也能激励自己输出更好的文章。

总结

对于许多人来说,阅读英文资料以及翻译它们是一件脱离“舒适区”和十分费力的事情。但同时它是也是一个非常值得尝试的学习方法。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