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倪绍旺

教育的本质是让孩子更美好的生活

倪绍旺  · 简书  ·  · 2018-10-06 08:46

诗和远方就是美好!

    教育学者熊丙奇最近说,教育的本质是让每个人的生活更美好。教育不是比输赢,把人分为成功者失败者,而是促进每个个体更加完善。因此,不存在“赢在起跑线”这样的教育理论,老师和父母应该关注孩子自身的进步,总拿孩子和别人比,只会增加教育焦虑以及孩子的心理问题。

  教育要让孩子更美好的生活!罗素指出:教育要使儿童过美好生活。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总的来说,生活最令人向往的目标是快乐,我们最好是通过在一切事物上的节制有度和文化的教养来获得它”!所以,教育的使命让我们无可推诿!我们必须选择一条教育新路,教育才能让我们的孩子生活的更美好!现在的教育的确难以让孩子美好的生活快乐的成长。

  教育要让孩子更完善的成长!家庭和学校对孩子的教育影响极大,教育得当能促进孩子成长、成才;教育不当会阻碍孩子的发展,影响孩子的前途。有句话说:“要知道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得先蹲下来,由孩子的位置和高度去看世界”。让孩子独立解决问题,当孩子发现他有能力解决面对的问题,就能带给他们快乐与成就感。教育孩子学会帮助他人,专家指出,即使在很小的年龄,都能从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并养成喜欢助人的习惯。成长中完善品质和能力,让社会的美好有孩子自己努力的一部分。

  教育要让孩子更能促进自身发展!“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你期待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当一个人获得一个他认为的权威人士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得到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变得自信、自尊,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我们要善于运用评价的激励作用,让孩子在期待中促进自身发展。

  教育没有输赢只有唤醒内驱力!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和老师都有责任去唤醒孩子学习的内驱力,从而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较大的学习动力。我们要注意保持和保护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很多家长和老师只关注孩子的分数,不关注孩子学习的过程。孩子考分高,就欢天喜地;孩子考不好,就讽刺挖苦。孩子的生活很单调,除了学习,还是学习,除了分数还是分数,时间长了,孩子的学习兴趣荡然无存。作为老师,在唤醒学生学习内驱力上,则负有更大的责任,应更具有专业性。老师应该利用自己的教学、利用课堂,有效唤醒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所谓人生的输赢不过是努力程度不同而已,过程努力了,就不在乎结果!很多时候,都是家长太在乎孩子的名次和分数,对于孩子,重要的是看努力看动力!

  一位网友说,记得一次在美国的机场,一个三岁的中国男孩自己投硬币在自动柜员机里买了一瓶饮料,欣喜若狂的跑回到外婆身边,手舞足蹈地向外婆描述自动柜员机的操作过程。旁边一位美国老太太就那么笑眯眯地看着他,一直安安静静地听着,直到他说完,老太太转过头跟我说,“虽然我听不懂他说的是什么,但是我猜他是在描述自动柜员机,我很开心能感受到他的喜悦。”因为对孩子的爱,一个陌生的美国老太太能够用心去体会一个中国小男孩的内心世界,因为对孩子的爱,我们应该把每一个孩子当作一个独立、自由的个体,用心去关注他、理解他、并尊重他。教育让孩子美好的生活,我们自己才能生活的美好!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和夫人米歇尔对孩子人生是这样祝愿的:

“在你的生长和学习过程中,我们希望你拥有丰富的人生经历、坚定不移的爱,和极大的机遇。祝愿你一直拥有伟大的梦想。”

    “丰富的人生经历”、“坚定不移的爱”和“极大的机遇”,这就是美国总统和夫人的心中对孩子的人生最重要、最宝贵的东西,而不是金钱、学历、美貌或是家庭背景。想一想,这样的孩子的生活能不美好吗?

美好的生活总是让人期待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