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月凡Eileen1010
澳洲民宿旅游 素食瑜珈 职场写作
今天看啥  ›  专栏  ›  月凡Eileen1010

康德终身没有离开过居住的小镇——说好的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呢?

月凡Eileen1010  · 简书  ·  · 2019-01-20 12:39
Bondi Beach邦迪海滩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Kant,1724-1804),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西方哲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大师之一,哥尼斯贝格大学哲学教授。有人把康德比作西方哲学史上的“蓄水池”,“前两千年的水都流进了这个池中,后来的水又都是从这个池中流出去的。”


康德终生未离开葛底斯堡小镇,终身未娶,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自己的理想和事业。

“如果当地居民,谁家的表走得不准了,那么需要做的只是蹲点到康德家门口调时间,因为每天下午4点康德会准时出门散步,其准确度相当于今天新闻联播前的××表为您报时。


康德对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好奇心和攫取欲,以至于他瞧不起那些在他眼中无知的人。但卢梭却改变了他的这种自负和偏执,使他意识到如果不能用自己的思辨为人类做些什么,那么自己也根本比不上那些用双手劳作的人们。


他四点准时散步的规律行为直到卢梭《爱弥儿》出版,作为卢梭超级粉丝的康德,对《爱弥儿》爱不释手,以至于忘记散步。那天下午4点,教堂的钟敲响一如往常,可康德还未现身,柯尼斯堡镇陷入一片恐慌,大家一致以为教堂的钟竟然坏掉了!


行万里路的目的是开阔眼界,然而康徳有着开阔的心胸,不局限于一时一事一地,也不局限于自己的偏好,愿意广泛地接受知识,所以,他终身没有离开小镇。但是,康德获取知识的方法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坚持,他几乎全都通过阅读和思考,也有与友人的书信交流。当然,如果没有勤奋思索与敏锐的洞察力,读书也未必能使人获得智慧。

图片发自简书App

《康德传》的作者曼弗雷德·库恩,美国波士顿大学哲学教授,以研究康德而成名。之前的康德传纪都只是把他视为单纯的思想家,终其一生都在普鲁士偏僻一隅过着离群索居、机械一样规律的生活,既没有故事也没有历史。库恩教授的这部传记则打破了这一思维定势,打开了普通人了解康德其人及其时代的有趣视野。


康德一生的成就证明,读万卷书是一种让人达到某种高度的工具,让人们想去别处的需要都消失。这就是为什么深深沉浸在阅读和修行中的人哪里也不用去的原因。如果不读书,即便你环游世界,你还是不会知道这个世界是圆的还是平的,更别提了悟生命与哲学的错综复杂。但是如果你读书足够长久,足够投入,就会到达一种高度,让你明白,不论你登上山巅还是坐在谷底,成功还是失败,声名赫赫还是默默无闻,吃的是山珍海味还是清粥小菜,都只在于你体验它们的方式,才是生命的美妙之处。


你可以坐在这里读书,充满喜悦;你也可以坐在这里发呆,痛苦不堪;你可以自由选择生命中最美妙的时刻,还是生命中最折磨最痛苦的时刻。读万卷书,你就可以以最美妙的方式经历生活。相反,如果不多读书,你可能去很多地方,做各种事情,然后仍然以一种极其痛苦的方式经历生活。

如果你焦虑不安,沮丧愤怒,迷茫无助⋯⋯读书吧!种一棵树最好的时机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


图片发自简书App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