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沿海拾贝

《菜根谭》第八章 齐家教子:人能诚心和气,胜于调息观心(完结)

沿海拾贝  · 简书  ·  · 2018-12-10 10:38

一家人相处要互以诚实的心、和蔼的气氛,表露出优雅的话语,愉快的神采。一家同堂,一点没有隔阂,宛如形骸合在一起,心气融成一片,这样下去,一定能过异常快乐幸福的生活。诚心和气代表着一个人美好心性,也是最需要加强的美德之一。拥有了诚心和气,自己轻松自在,别人也舒服自然。

1,善表诚意,融洽气氛

【原典】

家庭有个真佛,日用有种真道。人能诚心和气、愉色婉言,使父母兄弟间形骸两释、意气交流,胜于调息观心万倍矣!

【译释】

家庭应有一种真诚的信仰,生活应有一种不变的原则。一个人如能保持纯真的心性,言谈举止自然温和,这样才能与父母兄弟相处融洽,比静坐修炼调护身心要好千万倍。

2,春风解冻,和气消冰

【原典】

家人有过,不宜暴怒,不宜轻弃。此事难言,借他事隐讽之;今日不悟,俟来日再警之。如春风解冻,如和气消冰,才是家庭的型范。

【译释】

家里有人犯了过错,不应该大发脾气,也不应该轻易地放弃不管。如果这件事不好直接说,可以借其他的事来提醒暗示,使他知错改正;如果没办法立刻使他悔悟,可以过一段时间再耐心劝告。这就像温暖的春风化解大地的冻土,暖和的气候使冰消融一样,是处理家庭琐事的典范。和睦的家庭沁满芳香。

3,祖宗德泽,子孙福祉

【原典】

问祖宗之德泽,吾身所享者是,当念其积累之难;问子孙之福祉,吾身所贻者是,要思其倾覆之易。

【译释】

如果要问祖先是否给我们留有恩德,那就要看我们现在生活享受的程度,同时要怀念祖先累积恩德的不易。如果要问子孙将来是否能够生活幸福,那就要看我们给子孙留下多少德泽,并要想到子孙可能无法守成而使家业衰败。

勤则兴,懒则败

一份家业的积累相当不易,它是由先辈多年的苦心磨砺辛勤努力而来。想想他们当初创造一份家业的时候,少不了要顶风冒雨,克勤克俭,血汗拼打,对此,我们怎能不感念他们的恩德,而认识到自身的责任更加重大呢?创业难,守业更难。如果精神懈怠、不勤不俭,再大的家业也易遭倾覆。所以,重视德操,勤俭持家,并将可贵的持家理念灌输给子孙,是自己的责任,也是为子孙后代谋取幸福的重要所在。句子中“祖宗”,指一个家族的上辈,有时也泛指民族的祖先。“德泽”,指恩德、恩惠。“福祉”,幸福之意。“贻”,即遗留。

在中国传统的家庭里,大多有一个祀奉祖宗的神龛,设于堂屋的正中。神龛的两侧往往有副对联:

祀祖宗一烛清香,必诚必敬;

教子孙两条正路,宜读宜耕。

4,以贤教育,影响后代

【原典】

心者,后裔之根,未有根不植而枝叶荣茂者。

【译释】

仁慈善良的心地是培养后代优秀品德的根本,这就如同栽花、植树一样,没有不把根深植在土里而能使花木树叶繁茂的。

身教重如言教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身心有着重大的影响。高尔基曾说过,爱自己的孩子,这是连母鸡也会做的事,但如何教育好他们,却是一个严肃的问题。“心者,后裔之根,未有根不植而枝叶荣茂者”,意思就是要求长辈应注重自身的言行,要以良好的内心和得体的举止影响孩子。倘若自身不正,心地卑劣,要想教育出讲人品,守道德,有气节的孩子是不可能的。这也便是“身教重如言教”的重要所在。

(本书完结)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