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长青藤教育王老师

柯洁夺冠发言上热搜:揭开深陷名次绑架的孩子有多苦

长青藤教育王老师  · 简书  ·  · 2020-11-18 07:08

“我不会把别人当目标,我超越的一直是自己。”

在刚刚结束的第25届三星杯采访中,柯洁的夺冠发言上了热搜。

作为中国第一人,棋士柯洁逆转韩国第一人申真谞,以2:0夺得个人第四次三星杯冠军。

这次夺冠,意味着柯洁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八冠王!

这个喜讯一出,全世界都为之轰动。

1997年出生的柯洁,年少有为,战绩显赫:

第2、4届百灵杯世界围棋公开赛冠军;

第20、21、23、25届三星杯世界围棋公开赛冠军;

第2届梦百合世界围棋公开赛冠军;

中国围甲联赛2014至2016三届MVP;

国内外围棋赛22连胜纪录......

在这些傲人成绩的背后,他付出了多少努力,我们不得而知。

但确定的是,没有人的成功是一蹶而就的,也没有人能永立不败之地。

2017年,柯洁在AI人机对战中,三番棋全败,但他虽败犹荣,甚至在《吐槽大会》上,多次以此自我调侃。

正是柯洁这种只想超越自己的心态,让他能积极正视自己的不足,一步步成为了中国围棋界的传奇人物。

一个真正的强者,就是能时刻保持头脑清醒,理智看待胜负。

赢了不骄不躁,输了风淡云轻,重整旗鼓。

永远追求更好的自己,而不是陷入和别人争抢的你死我活中。

深陷名次绑架的孩子,苦不堪言

早上,在路上看到这样一幕。

妈妈一脸怒容自顾自地往前走,小女孩背着鼓鼓囊囊的书包,奋力直追,累得直喘气。

“成天好吃好喝地伺候你,而你呢?期中考连班级前三都保不住!”

“那么简单的题都不会!你真是猪脑子。”

妈妈旁如无人地责骂孩子,引得路人纷纷侧目。

小女孩则满脸通红,憋着一口气闷头往前走。

“你连书都读不好,以后还能干什么?真后悔当初生下你。”

“你现在掐死我也不迟!”

终于,小女孩忍不住了,她委屈地吼完就转身往回跑,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滚落。

孩子发自肺腑的呐喊,让人心酸!

父母本是孩子最爱的人,却如此字字诛心,句句挫骨。

孩子没有考到前三名就被妈妈如此指责,

可想而知,在妈妈的眼中,不管孩子付出了多少,不管孩子考得多好,只要有人比孩子考得好,妈妈就受不了。

可悲的是,像这样被名次绑架的孩子,在生活中屡见不鲜。

去年,浙江一名高三女孩在开学前夕离家出走后自杀的消息,曾触痛了无数家长的心。

据报道,这名女生一直品学兼优,是名副其实的“别人家孩子”。

可即便如此,也未能得到父母的肯定。

她在遗书中说:“希望你们生一个能考第一、不玩电子产品的孩子吧。”

长期被父母包含焦虑的高期望裹挟前行,孩子苦不堪言,只能尽最大努力考取好名次,满足父母。

可是没有谁能永远第一名,当“不能输”像紧箍咒一样压迫着孩子,孩子的人生便只有无尽的黑暗。

著名心理学家郝滨说过:“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待胜负的心理,直接影响孩子对输赢的认知。

输不起的孩子,注定赢不了

杨澜说:“现在输不起的孩子,长大了也赢不起。”

深以为然。

在中考填报志愿期间,四川西昌突然爆出近百名中学生志愿被篡改的事情。

后经警方调查,罪魁祸首竟是这些学生的同窗好友吉某某。

原来,吉某某见自己升学无望,心理不平衡。

于是他在家中用手机登录志愿填报系统,尝试输入原始密码,篡改了上百名同学的中考志愿,以泄私愤。

最终,这批考生填报志愿的时间得以延迟,而等待吉某某的却是法律的严惩。

其实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败不起。

而一个被失败吞噬的人,要么把情绪外化到别人身上,以伤害别人来泄愤;

要么把情绪内化到自己身上,以毁灭自己为代价。

山东淄博某校的初三男生秦某,只因同学马某长期位居榜首,

而他只能屈居第二,就心生怨恨,伺机将其残忍杀害。

山西太原,一名大二男生在补考现场作弊被老师发现,后想不开跳楼身亡。

河南平顶山,一名女生在高考现场过于焦虑,情绪失控,撕毁了另外两名考生的答题卡。

这一桩桩伤人伤己的案件,让人触目惊心。

孩子的成长不可回避竞争,适当想赢的心理反而能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可一旦太过执着输赢,反倒得不偿失。

布鲁尔·卡特曾说:

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比什么都重要,孩子只有具备了健康心理,才能挑战未来,走向成功。

父母被焦虑蒙蔽了双眼,只看见成绩,忽略了孩子被日渐扭曲的心理。

孩子误以为,自己除了赢,别无出路;如果输,万劫不复。

殊不知,真正的赢,是保持好心态;真正的赢,是只想超越今天的自己。

孩子努力的目标,是成为更好的自己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我们永远不可能成为最好的那一个,但是我们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

养育孩子,并不是要让他们步履不停地超越别人,而是要让他们不断地超越自己。

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试错的过程中,想让孩子成为优秀的人,父母要先做到以下几点:

1、教会孩子正确看待输赢

北京大学戴锦华教授说的:“人生的第一课,也是毕生之课,是学会输得起。”

吴尊的女儿NeiNei因为输掉心心念念的亚洲芭蕾舞比赛,大受打击。

为了安慰女儿,吴尊不仅带她去游泳分散注意力,还跟女儿分享了自己曾经在篮球比赛中惨败的故事。

很快,NeiNei就想通了,不再纠结输赢的事情。

作为父母,不怕孩子输,就怕孩子失去好心态。

家庭心理学专家Sara Dimerman认为,

过早地让孩子接触和体验“输”,并不会破坏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只要父母不计胜负,孩子就能学会:结果比过程更重要,漂亮的失败也是另一种的成功。

2、帮助孩子总结经验教训

输有时候并非坏事,反而能让孩子在一次次纠错中成长起来。

女儿很喜欢打羽毛球,但刚开始总是学不会发球,看着我满场乱窜在捡球,她很自责,想放弃。

说实话我很累,但看到她灰心丧气的样子,又很心疼。

只能耐住性子,跟她一起找到问题所在,并鼓励她多尝试不要着急。

可见父母的耐心,对培养孩子的自信和韧性,至关重要。

在孩子面对失败时,父母先慢下来,才能协助孩子从中吸取教训并加以改正。

今天父母推动的一小步,终将成为孩子未来跨出的一大步。

3、接纳孩子的差异性,不用名次绑架孩子

看过一则很暖心的视频:

在吃晚饭时,哥哥得意洋洋地向父母汇报自己的成绩,语文92,数学90,英语85,科学92......

面对哥哥优异的成绩和父母期待的眼光,弟弟攥紧自己的考卷,心里忐忑不安。

当妈妈看到考卷上刺眼的60分,不禁眉头紧皱。

本想指责弟弟几句,却想到他每天晚上刻苦学习的身影,妈妈立马调整好情绪,微笑着给弟弟夹菜,并夸奖他很棒。

为人父母,看见孩子的努力,远比看见孩子的成绩更重要。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父母放平心态,学会接纳孩子的差异性,孩子才能接纳自己。

著名学者于丹说:

虽然每天都有人在推销各种各样的“成功学”,但面对成长中的孩子,我认为,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深以为然。

当我们回归初心,着眼于孩子的成长多过成功,孩子才能在爱里肆意成长,最终成为更好的自己。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