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梅赛德斯-奔驰上海研发中心发布了一系列最新的智能化技术成果,包括全新自研架构MB.OS、全新一代智能座舱和“无图”L2++级全场景高阶智驾系统。这些技术展示了奔驰在智能化领域的突破,为用户带来更智能、高效的驾乘体验。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MB.OS智能架构的特点和优势
MB.OS是首个由梅赛德斯-奔驰自主研发的智能架构,覆盖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行车与充电、车身舒适四大功能域和1个通信模块。它采用汽车以太网通信,传输速度可达10Gb/s,可打破平台和时间的限制,让所有车型拥有相同的“数字DNA”和终身进化能力。
关键观点2: 全新一代智能座舱的升级和创新
基于MB.OS架构,奔驰打造了全新一代语音交互系统——“奔驰虚拟助理”,具有超快唤醒、高响应速度和多音区识别等特性。同时,借助生成式AI和大模型的应用,虚拟助理更加博学,不仅能知识问答、识别方言,还能充当车辆功能的“语音说明书”。此外,全新操作系统的UI/UX设计追求在传承中创新,采用更加轻量化的视觉设计,提供更加舒适的用户体验。
关键观点3: “无图”L2++级全场景高阶智驾系统的特点和优势
奔驰下一代MMA平台车型将搭载不依赖高精地图的L2++级全场景高阶智驾系统,具备实现从出发车位泊出到目的地车位泊入的“点到点”智驾能力。这套系统完全按照中国实际驾驶场景和驾驶风格进行开发,采用机器学习方案提升智驾系统应对中国路况的能力。
关键观点4: 全场景智能泊车的创新和优势
奔驰的新一代智能泊车系统基于端到端大模型打造,具有记忆泊车和全自动循迹倒车功能。该系统车位识别率和泊车成功率均达到95%以上,能在不依赖车位划线、不挑地面状况的情况下进行泊车。
文章预览
在汽车智能化领域,传统合资品牌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保守落后的,无法满足当下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近日,在梅赛德斯-奔驰上海研发中心科技日上,我找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答案。 梅赛德斯-奔驰上海研发中心成立于2022年,与北京研发中心形成“京沪创新 研发双擎”布局,成为梅赛德斯-奔驰全球创新的前沿阵地和未来趋势的风向标。与北京研发中心不同的是,上海研发中心聚焦的并非是底盘、NVH、驱动系统等技术的研发测试,而是智能互联、自动驾驶及软件等领域。而这次邀请媒体探访上海研发中心,自然是为了提前“剧透”他们在这一领域的最新成果——全新自研架构MB.OS和全新一代“无图”L2++级自动驾驶系统。 MB.OS——未来奔驰车的“中枢神经” MB.OS究竟是什么?简单来说,它不只是操作系统,更是首个由梅赛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