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最高人民法院

直播7天倒赔公司50万?细心法官从合约改订痕迹牵出“网红孵化”诈骗连环套

最高人民法院  · 公众号  · 法律  · 2025-07-07 22:04
    

主要观点总结

网络主播签约陷阱案例介绍。公司诱骗主播签约,通过设定苛刻义务条款、隐瞒合同违约条件、设定高额违约金等方式,制造主播违约情形,并通过仲裁或诉讼施加压力,骗取主播支付赔款。涉及网络主播、经纪公司、合同、诈骗等多个方面。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网络主播签约陷阱概述

公司诱骗主播签约,通过合同陷阱骗取高额赔偿。

关键观点2: 骗局的步骤

第一步:广泛招募主播,以保底薪资引诱签订经纪合同;第二步:在直播过程中不提供运营服务,故意认定违约;第三步:使用马甲号诱骗主播产生特定行为,捏造违约事项,索要高额违约金。

关键观点3: 法官提示

签订合同时,主播应仔细查看重要条款,确认权利义务,不可轻信公司口头承诺。需关注直播时长是否合理、违约情形是否明确、解约条款是否符合权利对等原则。

关键观点4: 案例中的争议焦点

争议焦点包括被告是否有权拒绝直播,公司费用支出是否存在夸大情况,公司是否尽到合同义务等。

关键观点5: 法学专家的观点

不良MCN公司的真实目的并非打造网红,而是通过诉讼等手段获取违约金。签约前要慎重,仔细看合同内容,理性辨别MCN公司的专业与能力。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