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关于年报和内控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立案调查的公司、并购市场的“壳”问题、“ST”相关话题等多个方面的观察和投资建议。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避免投资年报和内控有问题的公司
对于年报和内控否定意见或者无法表示意见的公司,可能存在造假或内部管理严重混乱的问题,不建议投资。
关键观点2: 避免投资正在立案调查的公司
正在立案调查的公司风险巨大,可能面临“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风险,不建议投资。
关键观点3: 正确看待并购市场的“壳”问题
并购市场的“壳”是市场化的产物,不要妖魔化。干净的壳包括央企产业整合腾出来的壳、经过破产重整的壳以及业绩下滑的次新小市值。
关键观点4: 关注ST股的风险与机会
ST股既有风险也有机会。风险在于可能面临退市,机会在于有明确的时间窗口和买卖双方容易达成交易。
关键观点5: 关注控制权变更满3年的ST公司
对于控制权变更已满3年且公司遇到ST困境的,大股东可能有资产注入预期。
关键观点6: 国资控股的ST公司值得关注
国资控股的ST公司或其控股股东旗下有较好的资产,可能存在注入预期。
关键观点7: 重组失败的ST公司可能有继续重组的预期
曾经重组失败的ST公司,在新规下更有可能继续重组。
关键观点8: 理性看待ST投资
ST只是一个符号,ST投资是一种理念。投资者应关注困境反转、重整重组预期,而不是仅仅看符号。
关键观点9: 警惕夸大宣传,注意风险提示
投资者应多参与价值哥的互动,警惕网上夸大投资收益的宣传,并注意价值发现与风险提示的平衡。
文章预览
【一】年报和内控否定意见或者无法表示意见的,建议不要去碰。这种说白了就是造假或者内部管理严重混乱。你想一下,我们拿着一个假的东西死命研究,怎么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正在立案调查的,价值哥( @ST 价值)也不会去碰。在收到立案告知书之后、行政处罚认定之前,风险是巨大的——这意味着始终高悬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被“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三】“壳”不是洪水猛兽,是市场化的产物,不要妖魔化。什么样的壳干净?投行朋友分享的视角:央企产业整合腾出来的壳;经过破产重整的壳;业绩下滑的次新小市值 。这位朋友还说,近期并购市场很火,可以关注小市值。但他说,国有企业倾向于买非 ST 。 价值哥( @ST 价值)觉得, ST只 是一个符号,有的选的时候,不想要这个符号(站在国企角度确实有这种顾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