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质量与认证

不合格车辆异地“包过”?新华社曝光机动车检测乱象

质量与认证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25-04-11 13:4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报道了新华社“新华视点”揭露的豫皖交界地带机动车检测黑幕。涉及多个机动车检测站,主打卖点是不合格车辆也能“包过”。记者调查发现,存在发动机故障、三元催化器缺失等重大安全隐患的车辆也能通过检测拿到合格证。文章还提到了监管盲区、问题车辆异地检测、基层监管执法能力弱、监管体系不健全、数据壁垒等问题,并指出了一些解决措施。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机动车检测黑幕

报道揭露了豫皖交界地带的机动车检测黑幕,包括检测站让不合格车辆过关,以及存在的问题车辆异地检测等情况。

关键观点2: 监管盲区和执法难度

指出了机动车检测在监管环节存在的短板,包括基层监管执法能力弱、监管体系不健全、数据壁垒等问题,使得问题车辆能够逃避检测。

关键观点3: 问题车辆的影响

问题车辆过关会给当地带来事故量增加的风险,同时还会扰乱市场秩序,破坏大气环境。

关键观点4: 解决措施

提出了合理设定机动车检测准入门槛、从严落实退出机制、建立联合监督执法机制、打破数据壁垒等措施来解决机动车检测黑幕问题。


文章预览

新华社 “新华视点”近日曝光豫皖交界地带机动车检测黑幕: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项城市等地近年来新增多家机动车检测站,其主打的卖点便是不合格车辆也能“包过”。 记者暗访发现,即便车辆存在发动机故障、三元催化器缺失等重大安全隐患,仍能通过检测拿到合格证,形成本省车检过不了,换个省份就“通关”的乱象。 全文转发如下: 本省车检过不了,换个省份就“通关”? ——机动车检测乱象调查 近期,“新华视点”记者接群众举报称,在河南、安徽省际毗邻地区,一些机动车检测站让年审不合格车辆异地“通关”。记者暗访发现,这些检测站主要客户为外地车辆,一些明显有问题的车辆确实能过关。 “问题检测”为何没能得到有效监管?如何才能消除监管盲区,让车辆不再“带病”上路? 不合格车辆异地“包过” 据群众反映,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