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土拨鼠的基本信息,包括其是鼠疫杆菌的主要自然宿主,人们接触土拨鼠可能感染鼠疫,土拨鼠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等。文章还提到了鼠疫的传播方式、感染后的症状以及如何预防鼠疫。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土拨鼠是鼠疫杆菌的主要自然宿主
土拨鼠,又称旱獭,是常见于我国西北地区的啮齿类动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它是鼠疫耶尔森菌自然宿主,感染鼠疫后病情常常迅速恶化,死亡的可能性极高。
关键观点2: 鼠疫是一种烈性传染病
鼠疫是一种通过病媒生物传播、接触传播和飞沫传播的传染病,发病急、传染性强、病死率高,属于甲类传染病。近年来,鼠疫传播案例大多与旱獭有关。
关键观点3: 鼠疫感染后症状及预防
感染鼠疫后,患者症状一般表现为全身中毒、发病急剧、恶寒战栗等,如不及时治疗均会引起死亡。预防鼠疫需避免接触土拨鼠,穿戴长袖衣物和使用驱虫剂防止跳蚤叮咬,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就医并告知医生接触史。
文章预览
最近网络上不少人售卖和饲养土拨鼠。 今天(2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疾控局发布提示: 土拨鼠也能传播鼠疫,一旦感染鼠疫,患者会突然出现高热、淋巴结肿大的症状,病情常常迅速恶化,死亡的可能性极高。 因此,土拨鼠再萌也不要与其亲密接触! 土拨鼠到底是什么“鼠”? 土拨鼠又称旱獭,是一种常见于我国西北地区的啮齿类动物。土拨鼠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喜马拉雅旱獭(图源:四川疾控) 我国分布有4种旱獭: 灰旱獭、长尾旱獭、西伯利亚旱獭和喜马拉雅旱獭。 其中,喜马拉雅旱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且在热门旅游景区非常常见。 大家在网络上经常看到的咆哮“土拨鼠”,其实就是喜马拉雅旱獭。 土拨鼠是鼠疫杆菌的主要自然宿主 土拨鼠看着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