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武志红
武志红,中国资深心理咨询师,作家,著有畅销书《为何家会伤人》、《为何爱会伤人》等,微博:@武志红。现于北上广厦门等地开办了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
今天看啥  ›  专栏  ›  武志红

抠门上瘾的年轻人,一年攒了20万

武志红  · 公众号  · 心理学  · 2025-01-05 12:3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描述了豆瓣“抠门男性联合会”小组的成员们的消费观和生活方式。他们不在乎他人的看法,更注重自己的生活,将生活的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小组成员中有的对消费祛魅后,注重简约实用,以极简的方式生活;有的即使在经济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依然选择节俭的生活方式。他们通过抠门的方式,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获得了安全感和对生活的掌控感。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消费观的转变

小组成员们不再被商品赋予的价值所束缚,转向关注真正需要的东西,从而获得了对生活和消费的掌控感。

关键观点2: 节俭与快乐

通过节俭的生活方式,小组成员们找到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安全感,同时也在这种生活方式中获得了快乐和满足。

关键观点3: 掌控生活

小组成员们通过抠门的生活方式,重新获得了生活的控制感,找到了自律自由的生活方式。


文章预览

作者 | 冬禾 来源 | 最人物 ID | iiirenwu 豆瓣“抠门男性联合会”小组(后称“抠组”)一共有二十多万成员,由早期只有男性,扩展到男女组员兼有。 小组介绍里写着: “我们抠不是因为穷,我们就是抠。” 我和不少小组成员交流后发现,与其说因为穷而省钱,他们更多是享受抠门的生活。 大学时期,小落、里里等人也曾热衷于购买昂贵的衣服、化妆品,似乎在消费中,能让自己像广告里所展现的那样完美且精致。 对消费祛魅后,他们不再通过商品来定义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有人捡路边的皂角、无患子、侧柏叶,自制洗发水;有人为了补充蛋白质,生吃养殖的面包虫;有人在阳台养鸡,实现鸡生蛋蛋生鸡自由...... 让·鲍德里亚在《消费生活》里写道:“形象、符号、信息,我们所‘消费’的这些东西,就是我们心中的宁静。 它的宁静需要对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