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哲学王
哲学家的自负+理想国的蓝图=柏拉图的奥秘,在此享受人类堕落之前所能享受到的幸福和欢愉……
TodayRss-海外稳定RSS
目录
今天看啥  ›  专栏  ›  哲学王

李泽厚二十多年前的预言,直击今天这个内卷、异化的时代

哲学王  · 公众号  · 哲学  · 2025-10-04 11:34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是关于李泽厚对于教育及人文教育的看法,以及他与刘再复关于教育问题的对话。李泽厚认为教育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将人培育成为超机器、超生物、超工具的社会存在物,而不是机器的奴隶和只能使用工具的存在物。他强调教育应回到以塑造人性为根本的古典之道,重视情感本体、伦理本体的塑造,以取得诗意生存。刘再复则指出教育应当把人文教育作为前提,强调德育的重要性,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人如何在他们的日常生活、相互对待和社会交往活动中发展一种积极健康之心理。两人共同关注的是高科技发展对人文教育的冲击,以及如何应对这种冲击,维持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准则、伦理原则、心灵原则。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李泽厚的教育观念

李泽厚认为教育的目的是重新塑造人性,使教育成为目的而不是手段。他强调情感本体和伦理本体的塑造,以取得诗意生存。他预感到未来时代的教育将越来越关注人的内在心理结构问题,并呼吁教育应回到以塑造人性为根本的古典之道。

关键观点2: 刘再复的教育观点

刘再复强调人文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教育应以人文教育为前提,德育是教育的核心。他批评当前教育的功利主义倾向,呼吁重视人文科学的基础地位。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在日常生活、相互对待和社会交往活动中发展一种积极健康之心理。

关键观点3: 两人共同关注的话题

李泽厚和刘再复共同关注高科技发展对人文教育的冲击。他们讨论了全球化高科技发展如何影响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未来,以及如何应对这种冲击,维持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准则和伦理原则。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