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壹心理
壹心理官微 | 关注心理公开课,每周听心理大咖用心理学解读生活!
目录
今天看啥  ›  专栏  ›  壹心理

建议情绪不稳定的人,疯狂练习这1种心态,越早开始越好

壹心理  · 公众号  · 心理学  · 2024-10-12 10:56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探讨了“主体性”在心理健康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主体性来更好地爱自己。文章提到,缺乏主体性的个体可能会在认知、态度、行为等方面受到负面影响。文章还分析了主体性缺失的原因,包括养育环境和集体无意识的影响。最后,文章提供了建立主体性的三个方法:觉察和找回真实感受、警惕评价性话语、建立清晰边界。文章鼓励读者通过心理咨询来建立主体性,拿回人生的主动权。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什么是主体性

主体性是指个体的认知、态度和行为能够独立于他人的状态,有一种“坚定的自主感”。

关键观点2: 缺乏主体性的影响

缺乏主体性的个体可能会形成“虚假自我”,过分在意外界评价,人际边界混乱,缺乏自我决定的力量。

关键观点3: 主体性缺失的原因

主体性缺失可能源于养育环境的影响和集体无意识的灌输。

关键观点4: 如何建立主体性

可以通过觉察和找回自己的真实感受、警惕带有评价性的话语、建立清晰的边界等方法来建立主体性。

关键观点5: 心理咨询的作用

心理咨询可以帮助个体建立更稳定的自我意识,拿回人生的主动权,更好地爱自己。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