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介绍了学习动作的过程中肌肉和神经的作用,以及动作学习的特点和记忆保持的时间。文章指出,一旦学会骑自行车或弹钢琴等技能,即使多年不练习,重新拾起时也能找回之前的记忆。学习动作的过程包括突然飞跃和逐渐进步两种类型,取决于动作的需求。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动作学习的一些影响因素,如练习量、掌握程度、停止练习的时间以及其他动作的干扰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肌肉记忆与神经系统的作用
学习动作后,关于如何调动肌肉的记忆会被储存下来,但记住动作的不是肌肉,主要是神经系统。在学习动作的过程中,神经发出的指令变了,肌肉收缩的方式才跟着改变。
关键观点2: 学习动作的两类需求
动作的需求决定了学习过程的特征。一类动作需要全身协调,如骑车,进步常表现为突然飞跃;另一类动作侧重于速度和准确程度,如弹钢琴,进步则表现为逐渐精进。
关键观点3: 动作记忆的特点
动作记忆是逐渐发生的,即使中断一段时间,重拾时也能找回之前的动作记忆。动作越是一致并连续重复,记忆保持越是完好。
关键观点4: 影响动作记忆的因素
影响动作记忆的因素包括练习量、掌握程度、停止练习的时间以及其他动作的干扰等。
文章预览
一旦学会骑自行车,即使很多年不碰,再踩上脚踏板仍然能平稳前进。有人说这叫“肌肉记忆”,是肌肉记住了骑车的动作。 可弹过很多次的钢琴曲,只要一段时间没练习就会变得生疏,为什么肌肉记不住怎么弹琴? 图源:giphy 记住动作的不是肌肉,是神经 无论学骑车还是弹琴,都是在学习动作,这既是我们吃饭穿衣、生活得以自理的基础,也是通过展示动作技能折服全世界人的必经之路(比如世界杯决赛时,超过十亿人在看22个人如何追逐和控制一个球形物体) [1] 。 掌握一个动作后,关于如何调动肌肉的记忆会被储存下来(比如哪块肌肉在什么时间用多大力),以备之后重复相似的动作,因此有人称之为“肌肉记忆”。 其实记住动作的不是肌肉,主要是神经系统。 在学习动作的过程中,大脑、小脑等部位神经细胞的形态,以及细胞之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