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作者分享了关于A股和港股的观察和思考。A股经历三连跌,上证指数出现负收益,市场表现出资金从高弹性板块转向防守红利板块的趋势,暗示对后市的防御和担忧。同时,提到市场存在大小盘分化的情况。而港股则表现出独立行情,如小米股价创下新高,泡泡玛特也有良好表现。文章还详细描述了小米和泡泡玛特的企业转型和IP形象的重要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A股市场三连跌,资金转向防守红利板块,暗示市场担忧。
作者提到A股市场近期表现不佳,经历三连跌,资金逐渐从高弹性板块转向防守的红利板块。这种转变暗示了市场对后市的担忧和防御心态。
关键观点2: 港股表现独立,小米股价创下新高。
与A股的表现不同,港股表现相对独立,其中小米股价盘中一度触达36.25港元,创下了2021年以来的新高。
关键观点3: 小米和泡泡玛特的企业转型和IP形象的重要性。
文章以小米和泡泡玛特为例,阐述了它们的企业转型和IP形象对公司发展的重要性。两者都经历了重要的企业转型,并且都有非常好的IP形象,这也是它们能够在市场不好的时候依然焕发生机的重要原因。
文章预览
本来年前还幻想着跨年行情是不是能高兴几天,结果A股这三连跌直接给我干懵了。 新的一年刚开始,上证指数就先挖了4.19%的负收益要填平。 难受完冷静下来想想,其实年前市场就表现出了一些蛛丝马迹。 比如资金逐渐从高弹性的板块转向了防守的红利板块,而红利强一般暗含的意思就是对后市有防御和担忧。 而且一般大跌的剧本也是小微盘先跌,再带崩大盘和红利,这次的情况基本也是这个套路。 走到现在,A股又来到了一个关键窗口。 值得乐观的地方是,至少成交量相比924之前还是好不少,有量就还算没差到底。 港股倒是表现还行,走出了独立行情。 小米股价盘中一度触达36.25港元,创下了2021年以来的新高。12月刚创下新高的泡泡玛特,今天也涨得也不错,基本是差一点就能接近前高。 跟A股大小盘两种表现一样,港股内部不同行业和风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