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中国经济转型进入以 “增长、创新、可持续性” 为核心的新阶段的相关政策背景与核心逻辑,包括应对通缩压力的策略,以及摩根士丹利基于政策效果与需求刺激力度构建的 MSCI 中国指数净资产收益率(ROE)的三维展望。文章还通过摩根士丹利的3P框架识别“反内卷”下的行业机会,并评估关键受益行业和个股。最终得出结论,中国的反内卷政策并非简单的产能收缩,而是通过市场化手段重塑行业生态、恢复定价权,为经济高质量增长奠定基础。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政策背景与核心逻辑
中国面临通缩压力,政策聚焦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系统性领域的去杠杆难题,启动 “反内卷” 专项行动,核心目标是通过市场化整合减少过度竞争、恢复行业定价权,推动经济从短期刺激转向长期可持续增长。
关键观点2: MSCI 中国 ROE 展望
摩根士丹利基于 “反内卷” 政策效果构建了 MSCI 中国指数ROE的三大场景。在基准场景下,预计2030年MSCI中国ROE将达到13.3%,盈利增速方面,2025-2030年复合增速为8.9%。在乐观场景下,企业定价权和产能整合效率将显著提升,估计在2030年MSCI中国ROE将达到16.3%,而在悲观场景下,可能会跌至10.2%。
关键观点3: 行业机遇识别
摩根士丹利通过 “3P 框架” 即Priority优先级、Progress进展、Potential潜力评估行业机会。其中EV电池、钢铁和水泥被认定为高潜力行业,航空业为中等潜力行业。
关键观点4: 关键受益行业和个股筛选逻辑
汽车、消费服务、能源、材料等行业的代表性个股受益于此次政策。例如汽车领域的吉利汽车、理想汽车和宁德时代等。
关键观点5: 政策措施和未来展望
当前“反内卷”已落地多项措施,未来推进路径逐渐清晰。短期将聚焦上游行业率先行动;中期聚焦结构性改革;长期推动过剩产能行业格局优化。
关键观点6: 结论
中国的“反内卷”政策旨在通过市场化手段重塑行业生态、恢复定价权,为经济高质量增长奠定基础。投资者可关注具有“高优先级+高执行力”特征的行业和个股。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