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胡俊0320

「RIA学习力」《认知天性》No.14,胡俊

胡俊0320  · 简书  ·  · 2019-07-21 23:18

拆页十五

来自第八章《写给大家的学习策略》

P236

反思

我们在第2章讲过梅约诊所的神经外科医生迈克•埃伯索尔德,利用反思的习惯提高自己的手术水平。反思涉及检索(我做过什么,当时是怎么起作用的)与生成(下次我怎么做才能有更好的效果),同时让人在头脑中绘出形象,从意识上进行演练(如果缝合得密一点儿会怎样)。正是这种反思的习惯,让他设计出一种手术方案,不仅修复了病人后脑脆弱的窦组织,而且避免了结扎可能带来的组织损伤。

2009年,机长切斯利•萨伦伯格曾奇迹般地将全美航空公司1549航班成功迫降在哈德孙河上。在他的个人传记《最高职责》中,反思这种学习技巧的威力被体现得淋漓尽致。无论何时阅读他的自传,我们总能发现他在利用培训、个人经验,以及对他人的仔细观察,加深自己对飞和飞机操作的理解。从早年操作单引擎撒药飞机开始,到当上喷气式飞机驾驶员,甚至在进行空难调查时,他都延续了这种做法。在分析为数不多的航班迫降事故时,他会特别注意飞机的颠簸、航速,以及水平翼的情况。萨伦伯格机长积累经验的做法告诉我们,反思这种习惯不只是简单地衡量自己的经验,或是观察别人的经验,它最大的作用是通过生成、视觉化,以及心智演练,把意识调动起来。

「I,重述知识」复盘和库伯学习圈中,反思的不同作用

反思与复盘,通过对过往知识和技能的检索,加强了记忆线索,并通过生成对未来可能发成的情况,在大脑中根据步骤进行预演。通过多次的刻意练习,将复杂的步骤演化成了心智模型。

库伯学习圈,表明完整的学习过程包含了具体经验——反思性观察——抽象概念化——积极实验4个阶段。在实验之后又变成新的具体经验,形成了一个新的学习过程,产生一个螺旋式上升结构。

反思与复盘强调的是同类型的知识或技能的提高与应用,通过反思与复盘,可以更好的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

库伯学习圈强调的是通过具体的经验,经过反思性观察,产生一个抽象概念化,从而能应用到更多的场景中去。通过库伯学习圈,我们可以将一件具体的经验,得出一些普世性的处理方案,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A2,规划运用」14天拆书反思

7月5日,结束了线上训练营的所有作业。随后于7月8日,开始了第一次拆片段,首先的感觉就是,学习力的拆书方式和线上训练营的方式不太一样。

比如写的I,A1,A2有着明显的不同,当时就在想,为什么是这样拆的?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大的偏差?

回想了《这样读书就对了》这本书的内容以及学习力课程的现场,帮主提过,拆书家相当于是学习力课程的一个过度。我就想,拆书是不是就应该是这样的一个模式。线上训练营以及线下升级打怪的过程中,每一个点都有着明确的标准,目的在于教练和评审有一个参考依据,同时作为一名合格的拆书家,也应该具备相应的技能点。大概想明白之后,就放心答案的按着每天的具体指示来写拆页。

今天是第14天,每天的I.A1,A2都有不一样,有时候还会出现A2不用写。像极了升级打怪中不同的等级,只是写的方式有那么点不同。明天我打算把这14天的I,A1,A2再给看一遍,同时参考成长手册,做一个总结。

回看自己写的14个拆页,由于是第一次,也没进行过线下的升级打怪作为基础,所以拆页写到哪里,我的书本也看到了哪里。希望通过书中的上下文,给予我一定的拆解素材。

整体来说,拆页有的感觉还不错,也有感觉不好的,明天会去再重新修改修改之前的拆页,持续修改到最后期限。对比了很多小伙伴的作业,发现自己的文笔以及作业的展现形式还是比较LOW。暗暗决定,后面抽时间,好好琢磨琢磨学习力的写作技巧,下次再进行拆页的时候,利用写作技巧来表达。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