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预览
【作者序】传统的EC基商用电解液 (LiPF 6 为锂盐)难以满足储能系统高能量密度、宽温域、长寿命等需求,从人们研究超浓电解液开始,溶剂化结构调控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 溶剂化结构作为中间桥梁,一方面受到电解液中各组分及组分浓度的影响,另一方面,溶剂化结构对电极-电解液界面及动力学有重要的影响,进而影响二次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因此,通过溶剂化结构设计,是实现微观-介观-宏观多尺度、一体化调控的基础和前提 。 基于上述思想、前人的研究和我们自己工作,我们在对锂二次电池溶剂化化学进行系统的总结( Insights into the Solvation Chemistry in Liquid Electrolytes for Lithium-Based Rechargeable Batteries. Chem. Soc. Rev. , 2023, 52, 5255 - 5316. )。为了验证上述思想,我们通过分子设计(氟取代)制备了全氟弱溶剂化电解液,实现4.8 V金属锂电池(N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