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预览
最近几天练得多看书多,输出能力就弱了,毕竟精力有限。今天放上昨天读完的《人机共生》的读书笔记。🤪
核心观点:
1.人工智能只是另外一种“人工制品”;
2.人类和计算机结合彼此的优势,就会实现单独任何一方都不可能达到更好的结果;(智能增强)
3.善于和硅基生命连接,又善于和碳基生命配合,可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一、现状:
资历老一些的人在回望自己曾经爬过的阶梯时将再也找不到最初的那几个台阶,他们在现在的工作中依靠的是判断力和战略思考能力。博物馆馆长看到博物馆讲解员被机器人、查询机以及耳机导游所取代;联合国的口译员看到翻译员被谷歌翻译所取代;建筑师看到初级建筑师被 CAD 软件所取代;律师看到初级律师被电子取证软件所取代。当年轻人询问这些“老资格”关于如何起步的建议时,他们根本无法帮后辈们找到第一个落脚点。
如果你的工作可以被外包到印度,那么它大概可以被自动化;如果你所做的工作不需要见人,那么它也可能会被自动化;如果你能写下从事这份专业所需要的知识和决策规则,那么可能也有人能把它变成软件。最终,如果有人为了能够自动化你的目标工作或者它其中的一些关键任务,已经创造了哪怕仅仅只是一个实验性的项目,那么你可能也需要从头开始,重新选择另一种专业了。
随着计算机开始占据越来越多的知识工作任务,技能退化的速度将会加快。
二、人类的优势:
人类大脑相比于自动化系统的主要优势仍然在于其广度,即它能出色地完成不同种类的很多事情的能力。我们可以阅读、做加减法、识别图像、理解词语、优雅地移动(至少某些人可以)、拾起和放下易碎品,凡此种种。一台计算机在训练之后也许可以和人一样出色甚至更出色地完成某些任务,但要让计算机完成所有这些事,可能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计算机在深度上可能干得不错,但在广度方面却无法和我们匹敌,至少目前如此。
不用多说,你就能看出这些智能通常都不是我们能在计算机上找到的:
语言智能,所以有些人会比其他人更加“伶牙俐齿”;
逻辑 - 数学智能,即“数字 / 推理才能”; 空间智能,即“善于理解图像”;
身体 - 动觉智能,即“身体灵活”;
音乐智能,即“音乐才能”;
人际智能,即“善于为人处世”;
自省智能,即“自知之明”;
自然智能,即“自然才能”。
三、智能增强:
人类和计算机结合彼此的优势,就会实现单独任何一方都不可能达到更好的结果。
持久就业能力的 5 大生存策略:
超越( Stepping Up )。通过建立起全局视野以及对于计算机来说太过松散和广泛以致难以做决策的决策体系,从而超越自动化系统。
避让( Stepping Aside )。转移到计算机不擅长的、而且不以决策为中心的一类工作上,比如销售、激励他人,或者用简单的词语来描述计算机做出的决定。
参与( Stepping In )。参与计算机系统的自动化决策,从而理解、监控以及改进它们。这是智能增强的核心选项,虽然这 5 种生存策略中的每一个都可以被说成是智能增强。 专精( stepping Narrowly )。在你的专业中找到一个精细到没人想要自动化的专门领域,因为对其进行自动化可能在未来也不合算。
开创( Stepping Forward )。在一个特定领域开发出支持智能决策和行动的新系统和技术。
规划智能增强系统的关键在于拥有清晰的视野,既要清楚技术能做的高级别事情,也要明白你需要的东西。
智利国家铜业公司的转变是人 - 机智能增强这一新兴策略中一个激动人心的故事,其他公司都可以从这个故事中获益。自动化技术、集中监控和控制以及远程操作的结合,意味着一个工人在未来再也不需要或者说很少需要去地下采矿。铜矿开采已经从危险的劳动密集型工作,转变为一个由创新、知识以及技术驱动的工作。
四、未来
人类从能人时期就开始使用工具,而人工智能仅仅只是一种最新的工具而已。人工智能确实是像它的很多前辈一样,有效性已经远远超越了之前的工具,这也并不能说明我们就会成为它的仆人。
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人工智能必然会让人类的生产力获得飞升,而且提高程度绝对不亚于工业革命之于农业社会的高度。但是,这也只不过是又一次的财富掌握者大洗牌。新世界的主导权将由资本家转移到 IT 新贵手中。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也不过是工作地点又一次的转移。虽然如此,但普通人还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享受到社会进步的红利。而如何才能尽可能多、尽可能早地享受到这份红利,就是普通人最应该关心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