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提供了关于中国不同地区水稻栽培管理、施肥原则及施肥建议的详细信息。包括东北寒地单季稻区、东北吉辽蒙单季稻区、长江上游单季稻区、长江中游单双季稻区、长江下游单季稻区、江南丘陵山地单双季稻区、华南平原丘陵双季早稻以及西南高原山地单季稻区。各地区都提供了具体的栽培管理建议,如选用品种、播种时间、移栽时间、栽插规格和灌溉方式。施肥原则包括增施有机肥、调整基追比例、减少前期氮肥用量、磷肥和钾肥的选择、土壤改良等。施肥建议则根据产量水平给出了具体的肥料用量和施用时间。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栽培管理
各地区都提供了具体的栽培管理建议,包括选用品种、播种时间、移栽时间、栽插规格和灌溉方式。
关键观点2: 施肥原则
施肥原则包括增施有机肥、调整基追比例、减少前期氮肥用量、磷肥和钾肥的选择、土壤改良等。
关键观点3: 施肥建议
根据产量水平给出了具体的肥料用量和施用时间,包括基肥、追肥的施用比例和具体肥料配方。
关键观点4: 区域特点
文章针对不同地区的水稻种植提供了具体的栽培管理和施肥建议,体现了各地区水稻种植的特点和需求。
关键观点5: 适用对象
文章的内容适用于水稻种植者、农业技术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为他们提供了针对不同地区水稻种植的详细指导。
文章预览
一、东北寒地单季稻区 包括黑龙江省全部及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的部分县(区、旗、场)。 (一)栽培管理 1.选用抗寒性强,出穗齐、安全成熟、高产优质的寒地水稻品种,要求品种符合当地种植积温带划分条件,严禁越区种植。 2.当日气温稳定通过5—6℃时开始播种,通常在4月15—25日播种。一般在5月15—25日,水稻秧苗3叶1心时移栽,插秧时避开低温冷害。 3.人工插秧行穴距为30厘米×13.2厘米或33厘米×13.2厘米,每穴3—5株基本苗;机插秧行穴距为30厘米×14厘米或30厘米×12厘米,每穴4—6株基本苗。大穗型品种(穗粒数90—100)适当稀插,每亩株数5万—7万;穗数型品种(穗粒数75—85)适当密植,每亩株数6万—8万,插深不超过2厘米。插秧后及时补苗,确保基本苗数。 4.采用日排夜灌和晴排冷灌措施,插秧后秧苗期遇到5 ℃低温时,可采用深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