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国家文物局发布了《关于加强大遗址保护规划和用地保障的通知》,要求实现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全覆盖,确定了价值突出、用地需求急迫的36处大遗址清单,其中河南有6处。通知还强调了文物保护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统筹文物保护和农业农村发展,并强化用地保障。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全覆盖
国家文物局要求各地分类优化编制大遗址保护规划,实现100%覆盖,对于保护管理条件复杂的大遗址,应编制系统全面的保护规划。
关键观点2: 文物保护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
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在组织编制大遗址及周边地区国土空间详细规划时,应综合考虑文物安全等因素,合理确定土地用途,确保土地用途与文物保护利用相协调。
关键观点3: 统筹文物保护和农业农村发展
对于大遗址保护范围内的永久基本农田,经论证造成影响的,可进行优化调整;不影响文物保护的,可采取兼顾文物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
关键观点4: 强化用地保障
对于列入大遗址清单且文物保护规划已纳入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督信息系统的,新增建设用地需求确实无法保障的,可报请国家文物局、自然资源部研究解决。
文章预览
记者从国家文物局官网获悉,2月17日,国家文物局等下发《关于加强大遗址保护规划和用地保障的通知》,要求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全覆盖,各地要分类优化编制要求。 大遗址是实证中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核心文物资源。 经综合调研,我国确定了一批价值内涵尤为突出、用地需求最为急迫的36处大遗址清单。其中包括 安阳殷墟遗址、偃师二里头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汉魏洛阳故城、偃师商城遗址、巩义双槐树遗址等6处河南的大遗址 。 《通知》要求,推进文物保护规划编制全覆盖。省级文物主管部门应全面组织排查本地区大遗址保护规划工作情况。对尚未编制规划的,指导市县文物主管部门明确编制任务要求、时间节点,尽快完成编制、报审和公布,实现100%覆盖;对于保护管理条件复杂、面临较大城乡建设开
………………………………